试题详情
简答题简述电阻针振和电压摆的处理作业方法?
  • 第一步看。检查是否出现阳极爪头红、长包、阳极下滑、炉面严重塌壳等异常情况,如有问题按有关规程进行处理,如没有问题进行第二步。
    第二步抬电压。换阳极、边加工、出铝后等,有时有面壳块掉入阳极底下,或出现铝水不稳定现象,应抬高极距(电压),并稳定10分钟后,再慢慢降下来。若没有进行以上操作进行第三步。
    第三步控料。阳极效应前电解质电阻大,会出现极距低的现象。应在槽控箱上查上次效应发生时间,判断是否该发生效应,如果是快该来效应就应控料20分钟左右等待效应。否则进行第四步。
    第四步测阳极。测一测阳极导杆电流分布,查出导电大或摆动大的阳极组数。【注意:原则上不主张提阳极,除非爪头红或明显深】。
    第五步边加工。出铝和换阳极后改变了原来的电流分布,水平电流往往增大,这时需要对导电大的阳极进行边部或局部加工,缩小炉膛,把铝水平挤高,减小电压针振与摆动。注意阳极根部掉入的块钩出。如果此时电压摆消失,2~3个小时后可能还会出现。那时还应该用毫伏表再测一测,找出最空的部位,进行边加工。如果电压摆动不消失,并且振幅较大,则进行第六步。
    第六步灌铝。灌入适量铝液,提高铝液稳定性,减少水平电流,削落磁场力的影响。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