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蒋介石为什么要杀害史量才?
  • 上海《申报》于1931年由史量才接办,政治态度一直比较保守。但是,自“九一八”事变后,史量才及其主持的《申报》的政治态度迅速转向进步,积极支持抗日运动,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并且对报纸进行了改革。
    为了适应抗日救亡宣传的需要,史量才首先改组了报社的领导班子,由陶行知、戈公振、黄炎培、李公朴等进步文化人士组成了新的报社委员会。同时,断然撤换了主持副刊《自由谈》12年之久、在旧文坛上颇负盛名的周瘦鹃,起用了不知名的文学青年黎烈文主编副刊。新上任的黎烈文在鲁迅的支持下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宣布《自由谈》决不是供“茶余酒后消遣之资”的报屁股,而是要立足于“时代的前面”。《申报》联络了一大批进步文化人士,如鲁迅、陈望道、叶圣陶、胡愈之、陶行知、杨杏佛、巴金、茅盾等,组成了一支实力很强的写作队伍,发表了大量抨击国民党一党专政、推行不抵抗政策的文章,同国民党的“文化围剿”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正当蒋介石忙于对红军进行第四次围剿的时候,《申报》开辟了专题时评《剿匪评论》,对所谓“剿匪”作了连续性的抨击。评论指出:“今日举国之匪,皆黑暗政治所造成。”国民党政府是“一面造匪,一面剿匪”,“所剿之匪,何莫非我劳苦之同胞,何莫非饥寒交迫求生不得之良民。枪口不以对外面之剿杀因政治经济两重压迫铤而走险之人民。”“事之可悲,孰逾于此!”发表这样的“异端邪说”,蒋介石岂能容忍,
    在改革报纸的同时,史量才还积极参加了由宋庆龄、蔡元培、杨杏佛等人发起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活动,在《申报》上连续发表同盟的宣言和招待中外记者的新闻报道等,引起了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恐慌。
    总之,《申报》的进步文章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史量才日益成为独立的社会舆论的代表人物。因此蒋介石必欲除之而后快。他先是对史量才进行拉拢,继之以“禁邮”相威胁都无济于事。于是亲自石装模作命令军统特务于1934年11月13日刺杀史量才。史量才被刺事件发生后,在国内外引起舆论界的强烈遣责。蒋介样的悬赏缉拿凶手,企图欺骗舆论。然而人们从这一事件中看清了国民党的法西斯本质,从面在全国范围内掀起更大的抗日救亡的热潮。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