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鲁迅对报纸副刊的改革和发展有何贡献?
  • 鲁迅作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是以报刊作为阵地的。据统计,鲁迅一生主编和参与编辑的报刊有19种;另外,他还指导、帮助或影响过其它一些报刊的编辑出版。鲁迅的大部分精力和时间是在从事报纸副刊和文学杂志的工作,为我国报纸副刊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是报纸副刊参加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和组织者。“五·四”以前的中国报纸副刊,是一种消闲的读物。“五·四”期间,鲁讯率先在《新青年》及其它报纸副刊上发表了《狂人日记》、《孔乙已》、《阿Q正传》、《药》等小说,引起了许多人的思考。后来,又在北京创办了《莽原》,主编了《国民新报》的文艺副刊,指导了《语丝》的编辑出版,使这些副刊都成了与北洋军阀、甲寅派、学衡派、现代评论派进行战斗的重要阵地。“五·四”时期“四大副刊”中的《晨报》副刊和《京报》副刊的创办,以及30年代《申报》副刊《自由谈》的改革,也都是在鲁迅的支持、影响和策划下进行的。发现和培养了大批副刊作者,团结和壮大了新文学的队伍。鲁迅不但从艺术上帮助新作家提高,而且在政治思想上去影响他们、鼓励他们。而自己则把生命“碎割在给人改稿子、看稿子,编书、校字、陪坐这些事情上”。“五·四”以后成长起来的许多文化名流和文学巨匠,就是鲁迅的扶持下在报纸副刊中开始起步的。
    发展和丰富了报纸副刊的战斗文体——杂文。鲁迅的杂文,被誉为刺向敌人心脏的“投枪和匕首”。反动派被刺得疾首蹙额,坐立不安。在鲁迅的带动和倡导下,报刊上的杂文日益增多且日益深刻。如1932年黎烈文在鲁迅的影响下对《申报》副刊《自由谈》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时,就一改过去鸳鸯蝴蝶派的酸味,而呼吁作者多投“实际生活之文字,或含有深意之随笔杂感”。鲁迅的杂文,是新闻工作者学习的楷模。
    在反对国民党的文化“围剿”的斗争中,鲁迅是一面旗帜。他团结一大批进步作家以报纸副刊作为阵地,在极为险恶的环境里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英勇的斗争,粉碎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报纸副刊也获得了进步和发展。毛泽东曾赞扬鲁迅说:“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民族英雄。鲁讯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