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品德与生活》第一册《我有一个新的家》教学片段: (我在引导学生进行对话交流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意外的“小插曲”) 生(宁宁):老师,我旁边的阳阳解便了!(众生笑,纷纷离开座位去看) 师:宁宁小朋友真好,你告诉老师“阳阳小便解出了”,我要表扬你。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表扬他吗?(生疑惑不解) 师:小便解在身上是不舒服的,我们每个小朋友都经历过。宁宁马上告诉老师,就是想帮助阳阳解决这介问题。宁宁,你说是吗? 生(宁宁):是的。 师:那么,我们大家该怎么帮助阳阳呢? 生(宁宁):我陪他到办公室里换裤子。 师:好的,你们快去吧。 师:我帮他将凳子擦干净,你们能为他做些什么呢?大家可以互相交流一下。(我用抹布把阳阳的凳子擦干净。这时宁宁和阳阳回教室) 师:你们想怎样帮助阳阳呢?快告诉他吧。 生甲:阳阳,下课时你要先去解小便。 生乙:阳阳,你小便熬不住了,应举手告诉老师,老师会让你去厕所的。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我们都是一家人,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来,我们一起念念诗园中的小诗——我有一个新的家……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 在低年级的课堂上,常常会有一些意外的事件发生,从而打乱原来预设的教学过程。这个案例原来的预设目标只是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初步感知班级是新的家,没想到中途出现了这段意外的插曲。但该教师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课堂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并迅速而准确地判断出这一教学资源的属性仍与本课的预设目标有关,及时将它转换成一个具有更深层次价值意义的“生成性的教学目标”——初步体验班级新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心与帮助的深厚感情。为了达成这个目标,该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话,围绕“我们大家该怎么帮助阳阳呢?”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主动建构“班级是新家,家人要互相关爱”的道德内化机制,使生成的课堂富有灵性的资源,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关注课堂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需要教师更理性地理解与实践。没有巧妙的预设就没有精彩的生成。但如果过分地强调预设,课堂教学进程将一味地遵循预设,课堂就会缺乏生机和乐趣,缺少生活的气息,缺乏生命的色彩。只有在预设的前提下,关注学生的动态生成,如动态生成知识,动态生成方法,动态生成的资源,才能使我们的品德教学真正地提高实效,让课堂显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景象,使课堂显现出浪花闪耀、高潮迭起的精彩。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以下关于记忆的表述,错误的是()。
- 听到隔壁班班主任高跟鞋的声音,以为是自己
- 下列关于认知风格表述正确的是()。
- 孩子开始学会“说谎”“察言观色”,根据皮
- 对小学生学习指导的方法有哪些?
- 袁老师中途接手小学三年级(3)班的班主任
- 学生王某精力充沛,总有使不完的精力,爱冲
- 下列哪种心理属于健康心理?()
- 小明的父母都从事房地产开发工作。因为工作
- 简述注意的分散与注意的转移的区别。
- 教师可以边讲课、边板书,这种注意品质是注
- 简述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 王老师中途接手小学三年级(2)班的班主任
- 小学生的手指不小心被教室的门夹伤,教师首
- 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征是()。
- 战国时期,孙膑初到魏国,魏王要考查
- “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属于()。
- 班杜拉把观察学习划分为了三种类型,一种观
- 下列关于儿童“最近发展区”的观点,不正确
- 三年级一班的王小明,上课从不认真听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