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试述距离继电器可分为哪几类、其基本原理是什么?
  • 距离继电器一般可以分为四类:
    (1)单相阻抗继电器(Ⅰ类距离继电器)。
    这类继电器输入单一电压和单一电流,可以用1个变量--继电器的测量阻抗进行分析,其特性可以在阻抗平面上表示出来。它的基本原理是测量故障环路的阻抗,看该阻抗是否落在动作特性的区域之内。
    (2)多相距离继电器(Ⅱ类距离继电器)。
    这类继电器的动作原理是按照短路点的电压边界条件建立动作判据,当故障发生在保护范围末端时,动作判据处于临界状态。输电线路是三相系统,故障特征(故障边界条件)常与三相电气量有关,因此这类继电器的输入量不再是单一电压和单一电流,其动作特性不能化为测量阻抗一个变量的函数。对这类继电器的动作行为必须结合系统参数、运行方式、故障地点和故障类型进行分析。这类继电器的特性为多个变量的函数。为了便于和Ⅰ类距离继电器相比较,在分析时常将其它变量固定,观察它作为故障环路测量阻抗一个变量的函数时的动作特性。但需要注意被固定的变量不得因故障环路测量阻抗而变化。由于距离继电器的动作判据都可化为在若干电压之间比较相位,因此在对这类继电器的工作行为的分析中,电压相量图法获得相当广泛的应用。
    (3)测距式距离继电器。
    微机保护有很强的运算能力,不仅可以计算出测量阻抗的值,还可计算故障点的距离。测距式距离继电器就是根据测距结果动作的。但是继电器是用来完成保护的功能,测距则属于仪表的功能,故可以应用测距原理构成继电器,但不宜由一次计算结果同时完成上述两种功能。保护只要求继电器对动作边界精确计算,在出口故障时动作判据很容易满足,因而继电器可以在计算尚不精确时就快速动作。测距则要求在任何情况下都测量精确,若兼任保护功能就不能快速切除出口故障。面对此矛盾,一般采取降低精度并缩短保护范围的方法,以达到快速切除出口故障的目的。显然,这种解决办法实质上是优先满足保护的要求,而降低了近区测距的精度。
    (4)工频变化量距离继电器。
    它是由工作电压的变化量大于故障前工作电压的记忆量而动作的,具有方向性好、动作速度快、不反应系统振荡、躲过渡电阻能力强、无超越等特点,常用作保护的第Ⅰ段及纵联保护中的方向比较元件。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