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论述郭沫若诗剧的创作特征。
-
综观郭沫若的诗剧,其创作上的总体特征是:题材上以青春童话、历史传说和神鬼故事为主,多采用象征的表现手法,有着浓烈的主观抒情色彩,着力表现反抗专制、张扬个性、渴望创造、追求光明的“五四”时代主旋律。郭沫若的诗剧较好地融合了诗歌和戏剧的特点,达到了诗情和剧情、意象和形象、诗语和剧语的统一。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首先,郭沫若诗剧属于理想型诗剧,理想型诗剧侧重于表现作家的主观感情和理想信念。此类诗剧多以历史和神魔题材为主,凭借作者丰富奇特的想象力,虚拟出一个颇具浪漫色彩的理想境界,来传达作家超越现实的主观愿望。如《女神之再生》中,当女神们从大海中归来,面对遍地创伤和破碎的天体,再炼五色彩石来补天已经“莫中用了”,她们决心再造个“新鲜的太阳”,这“新鲜的太阳”就是作者心中的理想社会:“待我们新造的太阳出来,/要照彻天内的世界,天外的世界!”
其次,郭沫若诗剧有着鲜明独特的抒情方式,他的抒情角度和所抒发的情感都有鲜明的个性特征。郭沫若从“自我”出发,经由对“自我”的极度扩张,使其扩张到与宇宙同体甚至比宇宙具有更大的吞吐能量,诗人正是借这一“自我”无与伦比的创生能力去“新造葡萄酒浆”,“新热新光”和“一个新鲜的太阳”,显示出“五四”时期的郭沫若毫不妥协的反叛个性和独立不羁的创造精神。
再次,诗剧的形象塑造也有其特点,诗剧的形象以其象征性、写意性达到了与意象的融合,创造了形神兼备的艺术圣境,使现实和观念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最后,郭沫若诗剧语言充满抒情性,且能达到诗语和剧语的融合。诗剧中不仅对白、独白已达到诗语与剧语的平衡,就是舞台说明也充满诗性,达到了二者的统一。郭沫若曾说:“《棠棣之花》里面桃花正在开花,这儿我刻意孕育了一片和煦的春光,好些友人都说它是诗说它是画,大概就是这样的原故”。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张资平曾经是新文学社团()的主要成员之一
- 七月诗派是在()的组织和领导之下逐渐形成
- 鸳鸯蝴蝶派的主流从题材、内容上来说是()
- 《潘先生在难中》反映的背景是()。
- 左联与形形色色资产阶级文学派别斗争的特点
- 简论寻根小说的特点。
- 诗集中有的作品未脱旧涛窠臼,自说还带有“
- ()诗社的发起人主要有覃子豪、钟鼎文和余
- 庐隐的《()》以自叙传(日记体)的手法写
- 运用信天游形式创作的长诗是()。
- 试述初期左翼作家创作的特点。
- 导致文学批判运动此起彼伏愈演愈烈的原因的
- 黄大傻和莲姑是哪部剧作中的人物()
- “反思文学”的主要作品有鲁彦周的《天云山
- 学衡派成员有()、()、()。
- 华威先生形象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 被称为“农民诗人”、“泥土诗人”的是()
- 业余戏剧又称为()。
- 沈从文形成了独特的看世界的角度,是()。
- 《陇海线上》是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代表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