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公民民事行为能力有哪几种?
 
- 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划分为:(1)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8周岁以上的公民即成年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要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由其法定代理人或监护人代理其民事活动。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某市商场举办有奖销售。某校校长决定
 - ()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最首要的作用是()。
 - 以下()不是大学应树立的学习理念。
 - 在现实生活中,个人品德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 下例属于道德的社会作用的是:()
 - 下列不属于爱情的基本要素的是()。
 - 张某去年只有17岁,在本镇的啤酒厂做临时
 - 享受个人权利与承担社会责任是辩证统一的关
 - 2001年,魏某与前妻离婚,17岁的女儿
 - 权力由法定,即法无授权不可为,是指()。
 - 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应正确认识:()
 - 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 甲在醉酒后将乙打成重伤,因此()
 - 下列行为中,只违反社会主义道德,而未违反
 - 《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询问和查证的时间
 - 爱国主义的实质和时代价值是什么?
 - 大学生从事未来职业活动所必需的因素有()
 - 道德与法律是相互补充、促进、转化的关系。
 - 杨某晚上10点回家途中,发现前面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