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心理学家梅尔(Mayer)设计了一个"两绳问题"的实验。一个房间的天花板上吊着两根绳子。两根绳子相隔很远,被试无法同时抓住。房间里只有一把椅子、一盒火柴和一把钳子,要求被试把两根绳子系住。问题解决的方法是:把钳子作为重物系在一根绳子上,使绳子形成单摆运动,当两根绳子靠得很近时,抓住另外一根绳子,从而把两根绳子系起来。结果发现只有39%的被试能在10分钟内解决该问题,大多数被试认为钳子只有剪断铁丝之类的功能,并没有意识到它还可以当做重物来使用。 问题:该实验体现了哪种心理现象?简要分析该现象及其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 该案例主要体现了功能固着这一心理现象。功能固着是指人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将某种物体的功能固定化的心理倾向。个体知道某种物品有一种惯常的用途后,就很难再看出它的其他新功能。功能固着使个体倾向于用习惯的方式使用物品,妨碍他们以新的方式去用它解决问题。功能固着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定势,影响问题解决的灵活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个体能否改变事物的固有功能来适应新问题情境的需要,常常是问题解决的关键。要克服功能固着,人们需要掌握丰富的知识,熟悉物体的不同用途,进行发散思维,灵活地看待物体的功能,使之服务于问题的解决。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用()来解释认知发展
- 某中学二年级的一个班级,是学校有名的乱班
- 提出以培养"兼士"或"贤士"为教育目的的
- 最早把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中的是()。
- 以下关于课外活动的论述,正确的是()。
- 人们的生活经验证明,人们由于长期进行某一
- 人的机体机能发展顺序受到生长规律的制约,
- 义务教育要以培养高级人才、专家、大家为根
- 下列不属于知觉基本特性的是()。
- 中小学生适应性学习卫生问题不包括()。
- “终身化”的教育特征出现在()。
-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 学生违反纪律本身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班主
- 以下与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贯彻要求不符的是
- 老师采取画小红花、插小红旗等方式鼓励学生
- 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的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
- 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
- 对学生进行操行评定的目的是什么?
- 我国现行学制是()。
- 把大班上课、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