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临床意义。
-
(1)急性病毒性肝炎:ALT与AST均显著升高,可达正常上限的20~50倍,甚至100倍,但ALT升高更明显。通常ALT>300U/L、AST>200U/L,ALT/AST>1,是诊断急性病毒性肝炎重要的检测手段。在肝炎病毒感染后1~2周,转氨酶达高峰,在第3周到第5周逐渐下降,ALT/AST比值逐渐恢复正常。但转氨酶的升高程度与肝脏损伤的严重程度无关。在急性肝炎恢复期,如转氨酶活性不能降至正常或再上升,提示急性病毒性肝炎转为慢性。急性重症肝炎时,病程初期转氨酶升高,以AST升高显著,如在症状恶化时,黄疸进行性加深,酶活性反而降低,即出现"胆酶分离"现象,提示肝细胞严重坏死,预后不佳。
(2)慢性病毒性肝炎:转氨酶轻度上升或正常,ALT/AST>1。AST升高,即ALT/AST<1,提示慢性肝炎进入活动期。
(3)非病毒性肝病(乙醇性、药物性、脂肪肝、肝癌):ALT/AST<1。
(4)肝硬化:转氨酶活性取决于肝细胞进行性坏死程度,终末期活性正常或降低。
(5)肝内外胆汁淤积:转氨酶通常正常或轻度上升。
(6)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后6~8小时,AST增高,18~24小时达高峰,其值可达参考值上限的4~10倍,与心肌坏死范围和程度有关,4~5天后恢复,若再次增高提示梗死范围扩大或新的梗死发生。
(7)其他疾病:肺梗死、肾梗死、胰梗死、休克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转氨酶轻度上升(50~200U/L)。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怀疑厌氧菌感染时,应留取清晨第一口痰做厌
- 可诊断急性腹膜炎的是()
- 下列哪项对诊断肝纤维化最有意义()
- 阻塞性黄疸多为()
- 超声检查显示肝内有单个或数个异常回声团,
-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为()
- 先发热后腹痛常见于内科急腹症。
- 房颤时,房颤波(f波)在哪个导联最清楚(
- 肌酸激酶(CK)等在诊断心肌梗死有何应用
- 关于胸壁疾病引起的胸痛,不正确的是()
- 影像诊断主要包括哪些?
- 大便隐血试验持续呈阳性要考虑()
- 急性脊髓炎为()
- 正常成人红细胞中90%以上的血红蛋白是H
- 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的参考值是
- 不会出现脉压增大的是()
- 下垂性水肿,常见于()
-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应做()
- 对超声波传播阻碍小的组织是()
- 引起脑脊液中蛋白含量显著增高的疾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