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白居易的)“美刺”观
- 主张诗歌应有“美刺”作用是传统儒家的诗论观点,白居易继承了这一观点,但他更强调“美刺”中的“刺”即“讽谕”的一面,而不主张“颂”即歌功颂德的一面。在他的著名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与元九书》中,他批评 “上不以诗补察时政,下不以歌泄导人情”的创作倾向, 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都是在强调文学创作的“讽谕”作用。在《采诗官》诗中他更是明确地说:“欲开壅塞达人情,先向歌诗求讽刺。”而且他还要求讽谕诗要写得明白直切,不要躲躲闪闪、避重就轻。白居易的“美刺”观虽然继承了儒家的传统诗论,但又加以发展,扬弃了其中“发乎情,止乎礼义”、“主文而谲谏”的保守、消极的内容,将其积极、进步的内容发展到了最高程度,高扬了诗歌创作中的现实主义传统。在全部古诗论中很难找到像他这样大声疾呼以诗歌为民请命,以诗歌暴露弊政的思想。但他的诗论也有忽视甚或否定诗歌的审美娱乐作用、忽视诗歌艺术要含蓄蕴藉(jiè)的原则。总之,白居易的“美刺”及其他诗论观,虽然受到过不少批评,但也有不少标举现实主义的诗人和诗论家赞扬他的诗论观,学习他的诗歌创作原则。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叶燮把创作分成“()”,即创作客体与“(
- 试述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
- 诗歌创作都面临如何表现其对象的问题,清代
- 试评述陆机其会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贵妍。暨
- 试理解评述苏拭的枯淡说的理论实质。
- 钟嵘在《诗品序》中说:故诗有三义焉:一曰
- “疾虚妄”说
- 李渔认为戏曲创作要“立主脑”,他的所谓“
- 刘勰对文学本质的看法,集中表现在《文心雕
- 应感之会
- 张炎在《词源》里首先确定了“雅正”的审美
- 试论《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
- 金圣叹认为《水浒传》的写作是()。
- 试述诗、乐、舞三者之间的关系
- 怎样理解王国维的诗词不隔的说法?
- 试述在意境的表现形态上,王国维将其分为“
- 刘熙载在文艺美学方面的代表作是()
- 试述韩愈“不平则鸣”说在文论史上的意义。
- 试述张炎关于“清空”的观点
- 简述《毛诗大序》"讽谏"说的内涵及其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