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秋兴八首》(其一)的主题思想和内容分析。
-
杜甫写作此诗时,安史之乱虽已平息,但国家局势尚未安定,回归长安的心愿仍无法实现,面对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抒写了因战乱而长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故园的悲哀。杜甫的诗忧国忧民,沉郁顿挫。这首诗由悲自然之秋到悲国运衰落之秋和悲人生遭际之秋,心情沉闷,思乡心切,充满落寞惆怅、阴沉苍凉的特点,充溢着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思,含蕴深厚。具体体现在时局动荡、长安难归。
全篇情景交融,意在言外。这首诗运用的修辞手法有:对仗、比喻(暗喻)、双关。
1)首联:“玉器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融情入景,写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引起流寓在外的伤悲情怀。
2)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塞山风云接地阴。”融情入景,通过滔天波浪、接地风云与社会动荡、战争风云的同构联想,可以深深感受到诗人当时忧国忧民的心情。这句诗还具有象征寓意,通过写骇浪滔天、阴云匝地,暗寓时局动荡和心潮翻涌,也象征着国运黯淡和心情沉闷。
3)颈联:“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移情于景,借“丛菊两开”、“孤舟一系”展开联想,抒发羁旅外地的伤感,彰显乡思之深长、浓烈。这句是本诗中最能表现思乡之情的。
诗意所在,善用双关。于平易流荡中显出新警奇特,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
①“开”既指菊花开放,又指平定了安史之乱、国运重开,引发诗人伤心落泪;
②“系”既指船系岸不发、无法回都城长安和故乡河南,又指内心牵系国家和故乡;
③“他日泪”既指菊花面对深秋之寒而落泪,又指因东归愿望未实现而落泪、因回忆往事而落泪;
“他日泪”的主要内涵是:安史之乱之痛。
④“故园心”既指河南故乡亲人的惦念,又指对都城长安和皇帝的思念。
“故园心”的主要内涵是:对长安的思念。
4)尾联:“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以暮色秋风里一片捣衣声的环境气氛,烘染心情之落寞惆怅、阴沉苍凉。“催刀尺”、“急暮砧”这两个词组,表现了诗人想回家的焦急心情。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阅读《马伶传》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
-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今大道既
- “昏定晨省”中的“省”该如何解释?()。
- 分析“杭人游湖”与“吾辈”赏月构成的对比
- “易安体”指的是李清照词的风格。
- 《史记》包括()。
- 王勃《滕王阁序》表现了()的写作特点。
- 翻译: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
- 下列作家中哪些是豪放派词人()。
- 忘年之交”原本形容哪两个人之间的交情()
- 下列作家生活在西汉的是()。
- 沃尔特·惠特曼是()
- 比较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思想的异同
- 下列诗句运用“赋”法的是()
- 翻译: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 下面是契诃夫小说《苦恼》的开头一段
-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善将兵的
- 简述发表于《新青年》文学革命重要文献
- 相与枕藉乎舟中。“枕藉”在句中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