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述立法法在立法监控机制上有哪些具体的做法?
-
立法监控,即对立法活动进行的监督与控制。在我国,根据《立法法》的规定以及有关立法实践,立法监控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备案制度、批准制度、改变和撤销制度、裁决制度、立法审查制度、有限的司法审查制度等。
(一)备案制度。备案是立法监督的重要手段,根据《立法法》的规定,需要备案的法规、规章应当在公布后的三十日内报有关机关备案:(1)行政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2)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省会市和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由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3)自治州、自治县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常务委员会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4)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报国务院备案;地方政府规章应当同时报本级人大常务委员会备案;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应当同时报省、自治区的人大常务委员会和人民政府备案;(5)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应当报授权决定或规定的机关备案。
(二)批准制度。批准程序属于事先监督的立法监督程序,需要批准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法规,批准之后才能生效。根据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批准适用于下列两类情形:(1)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批准;(2)地方性法规的批准。
(三)改变和撤销制度。改变和撤销是指有关国家机关对与上位阶法(宪法、法律和法规)相抵触或者不适当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直接予以变更或者撤销而使之不具有法律效力。改变和撤销制度,根据《立法法》的规定,主要包括改变或撤销的机关及其权限、改变或者撤销的事由两个方面的内容。
(四)立法审查制度。立法审查制度首次在《立法法》中作了规定,体现了人大监督的有效性与强化。立法审查制度主要是指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基于有关组织或人员的申请而对法律、法规、规章进行审查并作出相应处理的制度,也包括省、自治区的人大常务委员会对较大的市的地方性法规的审查。根据立法法的规定,立法审查制度包括提出审查的要求或建议、受理要求或建议的机构、审查主体以及决定等内容。
另外,《立法法》在对较大的市的地方性法规的批准中规定了更严格的审查制度。省、自治区的人大常务委员会对报请批准的地方性法规,应当对其合法性进行审查;在审查时发现其同本*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的规章相抵触的,应当作出处理决定。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在下列哪些情况下,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
- 某县村民胡某生产假酒进行销售,致使多位村
- 某县土地管理部门根据某地方政府规章的规定
-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办理行政许可,不得(),
- 农村的宅基地、自留地和自留山归公民个人所
- 关于行政处罚调查中的询问程序,下列说法错
- 原告申请撤诉,法院裁定不予准许,原告经合
- 关于行政处罚的执行,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王某不服公安派出所对其作出的罚款决定申请
- 法规、规章对行政许可条件作出的具体规定,
- 立法预测
- 在一起行政诉讼案件中,对被告进行处罚的依
- 下列有关行政强制措施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 依法应当先由下级行政机关初审后再报上级行
- 申请人逾期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复议机关作出
-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所给予的
- 甲、乙两兄弟共同继承其亡父留下的4间瓦房
-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哪些行为,造成
- 下列哪一行为成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 某公司临时占用草原,占用期届满,却不予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