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崛起的一代”主要指哪些诗人?他们在创作上呈现出哪些共同特点?他们与“朦胧诗”是什么关系?
-
“崛起的一代”主要指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涌现的青年诗人,特别是以食指、北岛、舒婷、顾城为代表的在“文革”中成长的具有反叛和变革意味的“朦胧诗人”。
他们一开始就被当做一个“群体”看待,主要在于他们的作品都存在某种共性,即对图解政治概念的厌烦,敢于直面当代人复杂与丰富的思想情感。在这些所谓的青年诗人中,还包括一批在延续“十七年”时期诗歌主流传统的同时又重新高扬五四启蒙精神的诗人,如雷抒雁、张学梦、叶延滨、杨牧等。
在新时期诗歌发展中,最重要的事件就是“朦胧诗”的出现。朦胧诗人的集结,以及他们向传统诗艺的冲击和对现代诗艺的追求,使新时期诗歌出现了第一次最有革命意义的浪潮。因此,以谢冕为代表的诗评家把这股应运而生的现代诗潮称为“新诗潮”。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京剧《智取威虎山》取材于曲波的长篇小说《
- “十七年文学”中那些讲述革命历史的“红色
- 第一批八个“革命样板戏”中的现代芭蕾舞剧
- 从1979到1980年间开始的“意识流”
- “归来诗人”(或称“复出诗人”)主要指哪
- 开国之初,最先出现的歌唱新中国、歌唱共产
- 余光中的主要作品有()等。
- ()的作品主要有散文《干校六记》、散文集
- 《山乡巨变》描写的先进农村干部是()等。
- 从《黄泥街》到《突围表演》,再到《思想汇
- 迟子建的小说具有一种童话的气息,她的第一
- 《茶馆》成功塑造了众多人物形象。其中,作
- 石光荣、李云龙、梁大牙等形象出自长篇小说
- 简要描述贾平凹《废都》和《秦腔》的主要成
- 现代诗社成立于1956年1月,领袖人物是
- 早年以诗名世,中年以梵语文学和印度文化研
- 王蒙笔下的青年革命者形象主要有《组织部新
- 散文《长江三日》的作者是()。̳
- 在《红灯记》中,是怎样描写李奶奶向李铁梅
- 金克木的散文随笔集主要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