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要描述贾平凹《浮躁》、《废都》和《秦腔》的主要成就。
-
发表于1987年的长篇小说《浮躁》,以金狗在改革中的沉浮为主线,围绕着巩、田两大家族在商州一带地方权力的争夺展开故事情节。小说既写了金狗作为改革者所具有的积极精神,也写了他自身矛盾冲突的局限,使他这个艺术形象具有立体感和复杂性,集中地体现了那个时代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浮躁”。贾平凹曾这样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通过综览商州地域的宽阔视野.以流贯商州的州河为纽带,描写中国农民进入历史新时期以来为摆脱贫困、封建残余势力和自身旧意识的束缚,所经历的经济、政治、文化、道德、心理的复杂曲折的过程。”在浮躁的时代里,作家也不能完全置身这种氛围之外,这部作品的写作正印证了这一点。
90年代的《废都》,写作视角由农村进入城市。历史悠久、文化气息浓厚的西京城里,以作家庄之蝶为首的四大文化名人,本是本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但是,金钱和欲望的诱惑,喧嚣红尘的裹挟,让他们放弃操守,也颠覆了他们的文化追求。作品显示出90年代初期市场化浪潮冲击下的文化崩溃,评论界褒贬不一。2008年荣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秦腔》,以作家的故乡丹凤县小镇棣花街为原型。通过清风街近20年来的演变和街上芸芸众生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表现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转型给农村带来的震荡和变化。如果说《废都》表达了作家对都市生活的没落感和荒诞感,那么,《秦腔》就是一首在外部力量冲击和内在价值瓦解夹击下的乡村生活的挽歌。《秦腔》里的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去了,以致村子里死了人抬棺材的壮劳力都出现短缺;农民与土地和家乡的疏离,习渐加剧,城镇化建设吞噬着农村耕地,昔日被视为血脉的乡情,也在利益化的时代被消解;在影视文化和流行文化的冲击下,曾经被视为秦人心声的传统艺术“秦腔”也日趋没落;世纪之交的乡村,正在遭遇空前的发展危机和精神危机。小说以疯子引生的视角来叙述故事,在写实中增添了些许怪异色彩,于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情境中呈现出清风街的衰败。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古船》对现实生活复杂性的描述和对历史文
- 第一批八个“革命样板戏”中的京剧包括《红
- 第一批八个“革命样板戏”是京剧《红灯记》
- 散文《巩乃斯的马》作者是()。
- 《饥饿》出版于1986年,是()最具魔幻
- 《陈奂生上城》全面地显示了高晓声的艺术才
- 古龙第一部武侠小说是1960年发表的()
- 杨朔的《()》、秦牧的《社稷坛抒情》的相
- 以相当平实的笔触,记录了一个普通工人印家
- 《狗日的粮食》的作者是()。
- 早期受存在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影响颇深,主
- 简述《陈奂生上城》的艺术特色。
- 宗璞的《我是谁》、戴厚英的《人啊,人》、
- 莫言的《白鹿原》,以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为
- 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有刘恒、刘震云、方方
- 台湾50年代的乡土小说主要有()等。
- 陈染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以女性视角,大胆表
-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的官僚主义者形象
- 举例说明《沙家浜》中的阿庆嫂是一位什么样
- 第一批八个“革命样板戏”中的现代芭蕾舞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