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人类历史的发展史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初对外来文化大胆吸收,外来民族的音乐、歌舞、技艺、服饰皆为唐人普遍喜爱.刻意仿效。清朝政府自认为是天朝大国,别的都是蛮夷小邦,不与外国往来,满清严禁中国人学外语,严禁华人与外人接触。 ——李云泉主编《中西文化关系史》 材料二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 ——文池《思想的灵光》 材料三从19世纪中叶起,在文化领域,人为的、地理的界限逐渐被淡化。世界各种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交流着。 ——《东西文化史》 面对19世纪中期以来的世界文化交流,有人认为这是资本主义国家对亚、非、拉等国的文化侵略,应该抵制;也有人认为这是不同文化的碰撞、融合,被侵略国应该有选择地吸收外来文化,发展本国文化,你认为这两种说法哪种更合理?请就这一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
第二种说法;
看法:资本主义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被侵略国家要辩证地看待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交流中充实和发展自己。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千年的中外政治文明史,就是从专制走
- 有学者认为,西周确立了封建大一统,那么春
- 被迫开放登州、汉口为商埠的不平等条约是(
- 近代美、德、法三国分别于1787年、1
- 人类历史的发展史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
- “六艺于杏坛,绍虞夏商周之统;藏诸经于鲁
- 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宣布建交,
- 以下哪项不符合选择和利用历史教学资源的原
- 西周时期“是以君臣朝廷尊卑贵贱之序,下及
-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事
- 按照评价的主体不同,将教学评价分为()和
- 1859年,洪仁玕提出由私人集资筹建书信
- 19世纪90年代,天津武举李福明开办一家
- 以下哪项不属于实施历史课程的教学建议?(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发生重大变化
- 1912年2月,宣统帝下诏退位,清王朝2
- 1943年中英美发表《开罗宣言》宣布日本
- 从小说粤语的人很难在短期内讲好普通话,这
- 清代的驿路(官路)通达各省省城及边疆的重
- 老舍的话剧《茶馆》中有个秦二爷,19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