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杜甫诗沉郁顿挫的特点是什么?
  • (1)“沉郁顿挫”是杜甫在天宝年间对自己作品的评价,那时他的许多代表作还没有产生。这四字评价主要说自己学力深厚,写作技巧娴熟。后来他经历了干戈离乱,饱尝了人生的艰难困苦,并于诗中流露出难以抑制的悲怆情怀,创作日趋成熟后,再用“沉郁顿挫”来概括他的诗歌风格,才具有忧愤深广、潜气内转而波澜老成的含义,可真正作为杜诗艺术风格的定评。
    (2)杜甫的诗歌,反映的是一种时代加在无辜者身上的悲剧,笼罩着忧郁悲凉的气氛,如《三吏》、《三别》中的各色下层人民形象,有瘦骨嶙峋的壮丁,被抓应役的老妇等等。而诗人写到自己的遭遇时,更是凄苦不堪,悲怆不已,如《逃难》:“五十白头翁,南北逃世难。疏布缠枯骨,奔走苦不暖。已衰病方入,四海一涂炭。乾坤万里内,莫见容身畔。妻孥复随我,回首共悲叹。”又如《登楼》的“万方多难”,“花伤人心”,只要这种悲怆之情郁积胸中,诗风的“沉郁”也就是必然的了。这种风格亦包含了安史之乱前后特定历史和时代社会心理在杜甫诗歌创作中的反映。
    (3)中年以后的杜甫,被残酷的现实压得经常抬不起头,晚年作品更充满了感伤情绪。但他又是极有骨气的人,其郁积于心头的悲慨,常常又强咽下去,感情的积淀翻腾,流露于笔端的是潜气内转的起伏顿挫,给人以波澜老成之感,其代表作为《秋兴八首》。“丛菊两开他
    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概括了杜甫眷念家国兴衰的悲怆心情。一次又一次地忆长安、感盛衰和伤沧落,反反复复,欲吞还吐,沉郁回环。悲慨深沉极顿挫之致。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