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疟原虫的血液检查应注意哪些问题?
- 选择合适的采血时机对提高检出率是非常必要的,恶性疟在发作开始时,间日疟、三日疟在发作后数小时至10余小时采血为宜。
通常从患者耳垂或指端采血,制成血片,经吉氏或瑞氏染色后镜检找疟原虫。染色后用水缓慢从玻片一端冲洗,让清水流进染液,使沉渣漂浮冲走,勿先倒去染液或直对血膜冲洗。
薄血膜中疟原虫形态完整,被感染红细胞未被破坏,容易识别和鉴别虫种,但原虫密度低时容易漏检;厚血膜原虫较集中,检出率是薄血膜的15~25倍,但制片过程中红细胞溶解,原虫形态有所改变,虫种鉴定较困难,因此,最好在一张玻片上同时制作厚、薄两种血膜。
基层医院可采用溶血离心沉淀法,不需特殊仪器设备,操作简便、快速,可提高检出率。注意区别易与疟原虫混淆的其他杂物,如单个血小板附着于红细胞上,易误认为环状体或发育中的滋养体,成堆的血小板易误认为成熟裂殖体。特别是厚血膜检查时,发现疟原虫后鉴定虫种有困难,应仔细观察薄血膜。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属于原核生物界的微生物为()
- 上述消毒剂属于醇类的是()
- 引起儿童腹泻的主要病毒是()
- 男,39岁,有肺结核病史,现患持续性膀胱
- 沙门菌的H抗原是指()
- 专性需氧菌,8%~12%CO2
- 进行院内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对铜绿假单胞
- 新生儿病毒性心肌炎的重要病原体是()
- 幼虫移行症
- 根据流感嗜血杆菌荚膜特征,可将其分为6个
- 军团菌肺炎与下列何种因素关系密切()
- 细菌的基本结构中,与遗传有关的物质是()
- O139霍乱弧菌的暴发最早出现地是()
- 厌氧芽孢梭菌能耐受恶劣环境条件是因为有(
- 判定致病性葡萄球菌的主要试验是()
- 结核病主要由下列哪种细菌引起()
- 对鉴别痢疾志贺菌与其他志贺菌最有价值的试
- 有关MH培养基,不正确的是()
- 发生医院感染时,停止收容新病人的时间是(
- 在上皮细胞胞核中形成嗜酸性包涵体呈"猫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