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段老师带领孩子们在操场上自由活动,选择运动器械的音乐一响起,弘弘撒开腿,朝大球飞奔过去,此时操场上只剩下一个大球了。弘弘和鑫鑫同时拿到这个大球,两个人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地争起来。段老师走过去,轻轻地对他们说:"你们俩商量一下,想个办法,要不这样下去谁也玩不了。" 于是鑫鑫用商量的口气对弘弘说:"我先玩,等会儿交换的时候再给你玩,好吗?"弘弘松开拿着大球的手,段老师以为他同意了鑫鑫的方法,正想表扬他,没想到他猛地抓起鑫鑫的胳膊狠狠地咬了一口,鑫鑫痛得立刻松开了手,哭了起来。弘弘见状立即拿着大球准备玩起来。 问题: 根据所给材料,分析幼儿产生攻击行为的原因,并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讲行纠正。
  • (1)攻击性行为是指一种有意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攻击性行为可以分为敌对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两类。敌对性攻击是指出于攻击性目的直接伤害他人的行为,而工具性攻击是为达到一定的非攻击性目的而伤害他人的行为。
    材料中弘弘的表现属于敌对性攻击。儿童有时会受到外在诱因的驱动(如玩具、同伴中的领导地位等),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发动攻击。弘弘攻击性行为的意图主要不在于伤害他人,而是为了得到大球。
    (2)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纠正策略有:①减少环境中易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刺激;②培养幼儿丰富的情感;③给予榜样示范;④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进行“冷处理”;⑤教给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法。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