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长,人们的生产方式、消费行为、生活方式等也发生深刻地变化。但在城市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人正从乡村传统的熟人社会进入城市的陌生人社会,农民工这个群体,由于职业与社会身份的分离、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缺失、乡镇管理与政治体制、社会公共服务滞后等导致他们很难真正融入城市。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农民工群体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生活的原因。
-
①化对人们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农民工深受乡村文化的影响
②城乡文化的差异性,影响人们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乡村文化深刻地影响人们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④政治、经济决定文化,农民工的职业和身份,乡镇管理与政治体制、社会公共服务滞后,使得农民工缺乏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思维定势是一种复杂的
- “感动中国”节目以评选年度令人感动的人物
- 福建省厦门市采取三项措施推进文明城市创
- 我国古代婚礼分六个阶段,称为&ldqu
- 2012年徐铮导演的《人再冏途之泰冏》作
- 2014年1月3日起在央视三套每周五晚
- “文化的水越有活力,民主的船越能顺行”,
- 韩国新任总统朴槿惠访华,并在清年大学发表
- 盐商园林是先人留给江苏扬州的重要文化遗产
- 文化一词在实际运用中有多义性,我们学习“
- 某中学生在给母校的毕业留言中写到:校园
- 创造经济发展新奇迹,中国要激活社会的&
-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汉语和中华文化迅
- 每当中华民族处于重大困难的当头,中华文化
- 恩格斯说:“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
-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下列诗
- 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了《中国最具价值品牌
- 人是生产力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经济的发
- 电视剧《舌尖上的中国2》以美食作为窗口
-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于2011年10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