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述鼻源性颅内并发症发生的解剖学基础。
- 鼻源性颅内并发症发生的解剖学基础是:(1)鼻腔顶壁(筛板)、鼻窦顶壁和额窦后壁均是前颅底结构,这些结构有时先天缺损,致鼻和鼻窦黏膜与硬脑膜相贴。(2)额窦黏膜静脉与硬脑膜和蛛网膜的静脉相通,额骨板障静脉汇入上矢状窦,蝶窦板障静脉汇入海绵窦。(3)嗅神经鞘膜与硬脑膜相延续,鞘膜下间隙与硬脑膜下间隙存在潜在交通。因此,鼻腔和鼻窦感染可经上述解剖学关系进入颅内。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鼻腔前下方出血()。
- 半月裂孔在鼻旁窦中自然开口的是()。
- 鼻腔后部及鼻咽部出血()。
- 眶骨壁骨炎和骨膜炎的治疗是()。
- 组成外鼻骨性支架的是()。
- 额窦炎向上壁扩散可形成()。
- 击出性骨折时最常见的疝入上颌窦的结构是(
- 上颌窦恶性肿瘤出现面颊部疼痛或麻木感的原
- 鼻腔黄豆异物,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 女,41岁,阵发性头痛伴恶心、呕吐20余
- 鼻部脑膜脑膨出按膨出的内容物区分为3种(
- 一男性,35岁,右鼻流脓,右上第二双尖牙
- 简述变应性鼻炎的治疗原则。
- 酒渣鼻的特征是()。
- 可引起视力减退的疾病有()。
- 新生儿单侧鼻内柔软肿物,不应做鼻内活检的
- 蝶窦炎引起的眶尖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可有()
- 女性38岁,右侧眼球运动障碍伴眼球突出4
- 颅外法手术治疗鼻内型脑膜脑膨出时,鼻腔填
- 萎缩性鼻炎鼻部恶臭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