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说明次临界反应堆内中子总数表达式的由来?
- 假定外中子源和中子通量密度分布是均匀的(即点堆模型),设中子源每代发出S个源中子,那么在反应堆内经过增殖后
第一代末的中子数 N1=S+SKeff
第二代末的中子数 N2=S+SKeff+SK2eff
第m代末的中子数 Nm=S(1++Keff+K2eff+„„+Kmeff)
因为是次临界,Keff<1,中子代时间约10-4秒,故在很短时间内m近似于∞,第m代末的中子数Nm是一个收敛的等比级数,可用下式表达:
这就是很有用的次临界增殖公式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燃耗深度的定义是什么?单位是什么?
- 在反应堆堆芯成分相同的条件下,几何形状不
- 秦山核电厂在不同功率水平下较长时间运行后
- 简述为什么不允许出现瞬发超临界?
- 简述反射层既然对反应堆很重要,是不是反射
- 既然在理论上可以在次临界下可以使反应堆达
- 利用可调的Tavg方案比用常数Tavg方
- 试给出慢化剂温度系数、燃料温度系数和空泡
- 燃料棒中的热中子通量比慢化剂中的热中子通
- 秦山核电厂规定最低临界温度是多少?在该温
- 写出辐射俘获(n,γ)的一般反应式
- 为什么说Xe-135和Sm-149对热堆
- 计算温度为535.5K,密度为0.802
- 为什么BF3计数管
- 简述怎样进行临界估算或临界棒位估算?
- 解释徙动面积M2的
- 中子代时间由哪几部分组成?用图表示。
- 简述六个因子的定义,四因子和六因子公式。
- 材料曲率和几何曲率的表达式。这两者在什么
- 简述裂变能在堆芯的什么部位释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