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商业银行如何进行流动性需求与来源的协调管理?
  • 流动性需求与来源的协调管理包括三个方面:管理原则、管理方法和管理效果衡量。
    (1)商业银行在进行流动性管理决策是主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一,进取性原则。即银行管理者不是依靠收缩资产规模、出售资产,而是通过主动负债的方式来满足流动性需求。
    二,保守性原则。即当出现流动性缺口时,银行管理者不采取主动负债的方式,而靠自身资产转换、出售的方式来满足流动性需求。
    三,最低成本原则。即流动性缺口的满足应以筹资成本最低为原则。
    (2)银行要在各种资产、负债以及创新的资金来源中进行选择,对流动性需求和来源进行协调管理。
    一方面,银行要保有一定的资金用于满足流动性需求,这部分资金过大会带来机会成本,影响银行收益,而过低又无法满足流动性需求,不利于银行的安全经营。因此,要尽可能得估计流动性需求,如季节性因素等对流动性需求量产生的影响;另一方面,要使流动性来源多样化,如在资产负债表内储存流动性、从外部市场购入流动性。总而言之,即流动性来源与需求要协调匹配,在确保满足流动性需求的条件下,尽可能地降低流动性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达到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的统一。
    (3)对流动性需求管理效果进行衡量与评价有助于商业银行管理者进一步改善管理水平,也有利于金融监管者、投资人和储户对银行的安全性、稳健性以及投资价值进行正确的判断。
    一般而言,以下信号有利于揭示一家银行的流动性状况。
    一,公众的对银行的信心。
    二,银行股票价格是否稳定。
    三,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以及其他发债是否存在风险溢价。
    四,出售银行资产有无损失。
    五,能否满足客户的合理贷款要求。
    六,是否频繁地从中央银行借款。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