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王建墓歌舞乐伎石刻是什么?
 
- 1942年在四川成都发现的一座五代前蜀皇帝王建的墓,发现里面由22人组成的宫廷乐队石刻,3件弹拨、8件吹奏、12件打击,是唐代最为流行的龟兹音乐编制。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在4/4拍子中整小节休止应使用的符号为(
 - 秧歌的表演形式一般有地秧歌和()两种。
 - 下列不属于四大名旦的是()。
 - 书写二度音程时,低音在右,高音紧挨其左。
 - 近代艺术歌曲的代表人物赵元任的代表作有哪
 - 在京剧代表人物中,被称为“小叫天”的是(
 - ()是音乐的骨骼,是塑造音乐形象的重要手
 - 儿童歌曲《米白色》《采莲谣》是()创作的
 - 李叔同在1905年曾编印一册供学校教学用
 - 标题音乐是一种用()来说明作曲家创作意图
 - 波斯-阿拉伯乐系:乐音有条件地带腔;调式
 - 乐曲《杜鹃圆舞曲》是一首()。
 - 雕塑《说唱俑》表现了古时候艺人表演时的情
 - 新音乐兴起于清末,再度兴起于().
 - 学堂乐歌《祖国歌》是以哪首曲调填词的()
 - 《无词歌》是()时期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创
 -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突然发生了意外,教师即
 - 构成转位七和弦的音有()
 - 流传于晋中祁太地区的《看秧歌》久唱不衰,
 - 教学评价的特点主要注重过程取向评价、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