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述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特殊功能。
-
学校教育是由承担教育责任的教师和接受教育的学生共同参与和进行的,这是学校活动中主体的特殊性。学校教育的环境具有极大的人为性,具有明确的目的、指定的教育内容与活动计划、有系统的组织和特殊的教育条件。学校弥漫着科学、文化和道德规范的气息。这些构成了学校教育环境的特殊性。从个体活动的角度来看,学校中的个体活动与其它社会活动的区别在于有教师的指导,活动的结果还要接受检查。这种特殊性使学校在影响人的发展上具有独特的功能: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社会对个体的要求或期望有体质、思想道德、知识能力等多方而,并提出一系列规范。学校根据这些要求,针对不同年龄、不同专门人才培养的要求而做相应的变化,并有意识的以教育目的和目标的形式去规范学校的其他工作,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促进学生达到规范的目标。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学校教育目标明确、时间相对集中、有专人指导并进行专门组织的教育活动,此外、学校教育使个体处在一定的学习群体中,个体之间发展水平有差异,这也有助于个体的发展。
(3)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学校教育的内容大部分具有普遍性和基础性,即使专门学校的教育内容,也属于该领域普遍和基础的部分,因而对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具有长远的价值。此外,学校教育提高了人的需求水平、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这对人的发展来说,更具有长远的意义。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在开发特殊才能方面,普通学校教育内容的多面性和同一学生集体中学生表现出的才能的差异性,有助于个体特殊才能的表现与发现。在个性发展方面,因为学校教师和领导具有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素养,这有助于他们发展学生个性独特性的价值,并且尊重和注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同时,学生在群体中的生活也有助于每人从其他人的身上吸取闪光点,丰富自己的个性。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是()
- 中小学的“双基”教学是指()
-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
- 柯尔伯格认为,当儿童习惯于遵从教师或父母
- 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要受文化发展的
- ()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讨论教育教学问题的著
- 我国的班级授课制最早始于()
- 教学中两种基本的学习方式是()
- 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认为主要有亲知闻知和
- 在文化的诸因素中,()处于核心地位。
-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的
- 怎样理解“学生的发展”?
- ()是用以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
- 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的法
- 教学策略指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上,为实现某
- 日常性班级活动有班级()、值勤、班级自办
- 在进步教育运动中,美国教育家克伯屈的主要
- 古代社会中学校教育为社会统治阶级()服务
- 皮亚杰有关发生认识论的研究,说明了个体身
- 青少年学生是权利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