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多项选择题副伤寒甲、乙型临床表现的主要特点为()
A、潜伏期较短
B、毒血症状轻,胃肠症状明显
C、发热多为驰张热,很少稽留热
D、玫瑰疹出现较早、多、大、分布广
E、病程较短,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少见
- A,B,C,D,E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肝炎肝硬化主要阻塞部位()
- 梅毒最严重的皮损是()
- 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应选择
-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染源是()
- 患者男,53岁,陕西农民,因&ld
- 掌握传染病潜伏期的意义在于()
- 近年来发现对痢疾杆菌较敏感的抗菌药物为(
- 患儿女,5岁,幼托儿童,因“发热1d,皮
- 对猪囊尾蚴病患者首选的治疗是()
- 患者男,23岁,因“发热10d,昏迷1d
- 患者女,36岁,因“发热、头痛6d,伴皮
- 关于猩红热的病原和流行病学,叙述错误的有
- 甲型流感病毒最易发生变异的结构是()
- 侵袭性曲霉病典型影像学改变是()
- 流行性感冒的病原是()
- 禽流感患儿10个月龄,不宜使用的药物包括
- 患者女,43岁,新疆喀什牧民,因“突发寒
- 引起败血症的原因或诱因不包括()
- 疟疾病人发生溶血尿毒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是(
- 我国列为法定甲类传染病之首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