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翻译: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 我问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流逝的就像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终究又何尝盈亏。可见,从事物变易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万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到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大自然的没有穷尽的宝藏,你我尽可以一起享用。”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长亭送别》中崔莺莺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
- 下列加<>的字,读“如字”的是()。
- “遂散六国之从”中“从”的意思与下列()
- 翻译: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虽然,待用于人者,其肖于器邪?“其”在句
-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中“
- 下列议论文中,属于奏疏的有()
- 阅读巴金的《爱尔克的灯光》:
- “乐府”一词的初始意义是:()
- 作品经常在喜剧效果中渗透着悲剧色彩的著名
- 翻译:祸患常积于忽微。
- 《夜雨寄北》的基本抒情方法和主要表现手法
- “小康”社会最显著的外在特征是()
- 阅读《陌上桑》中的一章,回答问题:
-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认为“有事物牵于
- 曹禺创作的第一部剧作是()
- 赏析“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 情节发展过程一般可分为序幕、发展、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