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述我国国家赔偿范围的设定标准。
-
从《国家赔偿法》的规定来看,设定我国国家赔偿范围的标准,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行为标准,即对国家机关的哪些行为予以赔偿;二是损害标准,即对违法行为造成的哪些损害给予赔偿。
⑴行为标准。主要表现为两项原则:
a.违法行为赔偿原则,国家对违法行为造成的损害应给予赔偿,对于合法行为造成的损害,则不予赔偿。适用这一原则,应注意区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和个人行为以及违法行为和不当行为。
b.行政、司法赔偿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国家只对行政、司法活动中违法行为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
⑵损害标准。主要体现为有限赔偿原则。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给公民、法人和其他合法权益造成的损害,国家并不都给予赔偿,只针对部分权益,赔偿部分损失。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我国为什么要建立国家赔偿制度?
- 简述行政赔偿与行政诉讼的联系与区别。
- 行政赔偿请求人提起赔偿请求必须符合以下条
- 按照我国《国家赔偿法》规定的侵犯公民生命
- 世界各国的赔偿法中在赔偿标准上大致奉行三
- ()情况下,国家不予赔偿。
- 我国的行政赔偿依照其致害原因主要包括()
- 《国家赔偿法》规定,国家赔偿的方式有()
- 什么是客观过错原则和违法原则?二者的关系
- 对受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要求赔偿
- 《国家赔偿法》规定,侵犯公民身体健康权造
- 死亡赔偿金
- 什么是国家赔偿?
- 外国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
- 1997年2月1日,出租汽车司机陈某被公
- 赔偿请求人应具备的条件有()。
- 行政赔偿诉讼的适用情况有哪些?
- 在行政赔偿中,赔偿请求人可以在进行行政调
- 我国国家赔偿法未规定立法机关的国家赔偿问
- 国家不承担刑事赔偿赔偿责任的事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