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我国为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际经济通行规则要求的新型外贸体制都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改革?
  • 1992年10月,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尽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符合国际贸易规范的新型外贸体制”,这为我国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和最终目标。
    一、深化外贸宏观管理体制改革
    (一)强化经济手段
    1、实行汇率并轨,取消外汇留成制度。
    2、降低进口关税水平,取消部分进口减免税。
    3、改革所得税制。
    4、完善出口退税制度。
    5、实行鼓励出口的信贷政策。
    (二)加强立法手段
    1994年5月12日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是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法,它标志着我国外贸的发展开始进入法制化轨道,以保证我国对外贸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有序地运行。在此基础上制订了《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等配套法规,以便在外贸领域尽快形成法律体系,使我国对外贸易在国际竞争中按照国际贸易法规开展活动,保障我国合法的经济利益。
    (三)改革行政手段
    1、改革外经贸经营资格管理,从审批许可制向登记核准制转变。
    2、改革进出口商品管理体制。
    1)改革出口商品管理体制
    2)进口商品管理体制改革。
    采取的主要措施是:(1)取消某些商品的进口补贴,创造国内外商品平等竞争条件。(2)取消全部进口替代商品清单。(3)缩小进口许可证管理范围,减少实行进口许可证管理的商品品种。行政改革的功能逐步转向调节进口总量和引导进口结构。
    二、深化外贸经营体制改革
    (一)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1、从单纯追求创汇数额,转向重视效益,并在此基础上多出口、多创汇。
    2、从商品经营转向资产经营。
    3、从单一经营转向一业为主、多种经营。
    4、从传统的收购制度转向服务型的代理制。
    5、从分散经营转向规模经营。
    (二)大型外贸企业走实业化、集团化、国际化道路
    大型外贸企业走实业化、集团化、国际化道路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生产社会化发展到国际化的必然趋势。
    三、深化外贸协调体制改革
    进出口商会是政府主管部门领导下的协调组织,也是同行业企业根据行业发展的需要自己组织起来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其基本职能是协调和服务。
    这样,我国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符合国际贸易规范的新型外贸体制方面将上一个新台阶,并将有力地推动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和持续发展。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