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际分工分成哪几个发展阶段?
-
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16-18世纪中叶):15世纪末到16世纪上半期的“地理大发现”和随后的殖民地开拓,促使了世界市场的产生,使世界贸易迅速扩大,并促进了手工业向工场手工业的过渡,也促进了在工场手工业生产基础上的国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
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这个阶段发生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确立,它加快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发展,也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形成。
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19世纪中叶到二次世界大战):这个时期,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第二次产业革命,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新的国际分工体系的迅速发展。
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二次大战后):二战后,兴起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出现了电子、信息、服务、软件、宇航、生物工程和原子能等新型产业,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国际分工产生了重大影响。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保护人身安全的运输标志是()
- 以下哪项不属于出口装运前融资()
- 在交易磋商中,有条件的接受是()
- 按照《2000年通则》的解释,D.EQ条
- 货运保险在对外贸易中有何作用?
- 按照《2000年通则》的解释,D.D.P
- 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 某公司出口到新加坡一批货物,以CIF价格
- 改变出口价格策略
- 对背信用证
- 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学说的正确
- 国际贸易的单价一般需由()等内容组成。
- 在实际信用证业务中,由何当事人承担审证任
- 根据不同的运输方式,可将提单分为()
- 按照要素禀赋论的观点,原先较为稀缺的要素
- 世界“自由市场”价格
- 对外贸易依存度是以一国对外贸易额同该国的
- 进口商必须在付清货款后才能取得货运单据,
- 简述信用证业务的一般程序,信用证的内容主
- 从技术转移的角度探讨比较优势动态演变的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