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文献”涵义的演进。
-
文献一词,是一个动态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
1、“文”、“献”二字连用,最早见于《论语.八佾》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不能征之矣。
文献,文指文化典籍,献指年高而有道德学问之人.何晏集解引郑玄解为"文章贤才".所谓"贤才",即指年高而有道德学问的人.这些人有丰富的阅历,见广识多,许多材料,特别是史料,都是靠他们口耳相传.
2、宋末元初著名学者马端临,编撰了我国第一部以“文献”命名的著作--《文献通考》马氏在序言中解释了此书命名的来由: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纪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
其载诸史传之纪录而可疑,稽诸先儒之论辨而未当者,研精覃思,悠然有得,则窃著已意,附其后焉。命其书曰《文献通考》。
马端临也讲得十分明了,文是指书本记载,献是指名流口传议论.明谢肇氵制《滇略》卷六《献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志乡贤也."清李桓《国朝耆献类征》,"献"也是这个意思.随着历史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新的理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运用,"文献"的涵义也发生了变化,而且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
从二十世纪初起,文献的材料已经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光记录,即感光材料胶卷,胶片,即用摄影方法保存文献.几乎在同时或稍早(1900年)出现了磁记录,即磁性材料磁带,磁盘,这是将声响,图象和数据变成电信号使磁性材料发生选择性磁化以保存声音,图象和数据的方法.至四十年代,出现了电记录,即电子存贮器,用计算机操作程序来存贮文献.这些以科技革命为基点的新型载体,与传统载体相比,尽管仍具备物质属性与信息属性,但从视觉(直视)看,符号属性消失了,符号为光,磁,电所代替.它必须借助于特殊的器械将光,磁,电转换成或还原成文字.这是传统学科面临的新问题.
3、1983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给文献下了简明的定义。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国际通用的《文献情报术语国际标准(草案)》(ISO/DIS5127)对"文献"的释义是:在存贮,检索,利用或传递记录信息的过程中,可作为一个单元处理的,在载体内,载体上或依附载体而存贮有信息或数据的载体.
该定义强调了文献是可以进行加工处理的“单元知识”;存贮(记录)“单元知识”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存贮声音、图像、文字、符号等知识的磁性载体(磁带、磁盘、光盘)文献等。
另一种说法是:为了把人类知识传播开来和继承下去,人们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将其记录下来,或写在纸上,或晒在蓝图上,或摄制在感光片上,或录到唱片上,或存贮在磁盘上。这种附着在各种载体上的记录统称为文献。简言之,就是记录一切人类知识信息或数据的载体.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