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试述设备磨损理论。
  • (1)设备磨损的概念。设备磨损,一般分为两类。即:设备的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
    ①有形磨损,又称物理磨损;它是指设备在投入生产使用后,由于设备配合表面在外力作用下的相互接触、磨擦、振动和疲劳,以及化学反应的作用,设备的实体会逐渐磨蚀、损耗、变形,甚至老化、断裂。这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主要由于机械磨擦而形成的设备磨损称为有形磨损。在有形磨损中,还有另一种情况。即:设备在长期闲置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缺乏必要的维护,或由于自然因素(温度、湿度、时间)的作用,而使设备腐蚀、变形等导致精度下降或丧失工作能力,也称有形磨损。第一种有形磨损与设备的使用时间和使用强度有关。第二种有形磨损与设备的闲置时间和保管条件等有关。
    ②无形磨损。它是指由于经济或技术的原因而使设备贬值所产生的损耗。与有形磨损不同,无形磨损不表现为设备实物形态的变化,而表现为设备原始价值的贬值。无形磨损亦可分为两类。由于经济原因而使设备贬值所产生的损耗,称为经济性无形磨损。由于技术原因而使原有设备在技术上显得陈旧、落后,所产生的损耗,称为技术性无形磨损。技术性无形磨损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科学技术的进步。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出现了技术更加成熟,结构更加先进,生产效率、自动化程度更高,耗费原材料和能源更少的新型设备,因而使原购置设备贬值。现实经济活动中,企业的多数设备,其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是同时发生的。消除设备的有形磨损和无
    形磨损,可采用局部补偿和完全补偿两种方式。局部补偿有形磨损的方式是设备维修;局部补偿无形磨损的方式是技术改造。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的完全补偿是设备更新。不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必须支付相应的费用。
    (2)设备磨损的规律。在设备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设备的有形磨损是有规律可循的。其磨损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始磨损阶段。在设备磨损的初始阶段中,会在较短时间内造成较大的磨损。
    第二阶段——正常磨损阶段。在设备的正常磨损阶段中,设备的磨损随时间匀速缓慢增加。
    第三阶段——急剧磨损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磨损量随使用时间的延续急剧上升,导致设备精度、性能和生产效率的迅速下降。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