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五子衣
- 旧时男女结婚,有女儿出嫁不穿母家一根纱的习俗,因而出嫁时,男家要备单、夹、棉衣五套,名为“五子衣”,有祝“连生贵子”之意。“五子衣”上衣3件(衬褂、外褂、夹袄或棉袄),下衣2件(衬裤,夹裤或棉裤)。其质料因贫富而异。裁制新夫妇的衣、被、帏、帐时,长度须带零头半寸。“半”、“伴”同音,取“作伴终身、白头偕老”之意。出嫁的姑娘要做“十子鞋”,即用红线在鞋上绣上10个小孩图样,一则显示手巧,二则祝多子多孙。拜堂时,新娘要穿红布做成的“踩堂鞋”。建国后,“五子衣”、“踩堂鞋”等渐被淘汰,代之以新式服装和其它“彩礼”。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中国社会学发展史上的先行人物包括?()
- 两汉乡村的婚姻便具有哪些比较鲜明的标志?
- 家国同构
- 士族宗族的三大特点?
- 简述睁开眼看世界。
- 所谓巢店,顾名思义是一种类似鸟巢的居住场
- 请简述在中国社会学传入初期,先行者为何大
- 社会学在中国彻底被取消是在哪一年?()
- 《江村经济》一书的作者是?()
- 在我国,最早把社会学作为一门系统的知识学
- 试分析早期中国社会学中的综合学派的贡献与
- 《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一书的作者是?()
- 1876年,《申报》报道:“火车为华人素
- 自强
- 社区学派是二十世纪()年代活跃于中国社会
- 下列服装在中国开始流行的先后顺序是()①
- 1896年8月14日《申报》刊登了一则广
- 在中国社会学学科教育建立之初,由于当时革
- ()年和()年的两个夏天,在中国社会科学
- 新时代以来,“小康”的目标是谁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