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股静脉、股动脉穿刺术
- (一)股静脉穿刺术
1.适应证周围静脉穿刺困难,但须采血标本;急救时静脉内注药或快速输液、输血;经股静脉插管做下腔静脉造影检查或监测中心静脉压等。
2.禁忌证出血倾向,下肢有静脉血栓。
3.用品治疗盘内放皮肤消毒剂、无菌持物钳、棉签、弯盘、10ml无菌干燥注射器及7~8号针头、各种试管、输血或输液用物等。
4.方法
(1)携用物至病人床旁,向病人做好解释以取得合作。病人仰卧,将穿刺侧大腿放平外旋、外展与身体长轴呈45°,小腿屈曲与大腿呈90°,穿刺侧臀下垫一小枕或小沙袋。
(2)术者位于穿刺侧。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及操作者左手示指,以左示指在腹股沟韧带下方中部扪清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并予固定局部皮肤。
(3)右手持注射器,值针头和皮肤呈直角或30°~45°,在腹股沟韧带下2~3cm、股动脉内侧0.5cm处刺入。在刺入过程中,要经常抽吸,如无回血,可缓慢回撤,边抽边退,或稍变方向及深度,继续探试。如抽得静脉血,表示进入股静脉,再进针0.5cm,即用左手固定针头的深度,进行采血或插管。
(4)采血则取下针头,将血顺标本管壁缓慢注入,贴标签送检。
(5)术后重新消毒皮肤,以无菌棉球压穿刺处,嘱病人大腿屈曲继续压迫或盖以无菌纱布,手指压迫3~5min,观察局部无出血为止。
(二)股动脉穿刺术
1.适应证抢救病人时经股动脉输血、血浆、高渗糖;经股动脉插管用药施行一些疾病的诊断或介入治疗等。
2.方法
(1)病人仰卧,将穿刺侧下肢放平稍外旋、外展。
(2)术者带无菌手套或用碘酊、乙醇消毒左手示指。
(3)在腹股沟韧带内、中1/3交界下方2~3cm处,即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作为穿刺点。皮肤消毒,局部浸润麻醉。
(4)术者位于病人一侧,以示指或中指扪清股动脉搏动。另一手持连接针头的注射器或穿刺针与皮肤呈30°~40°逆血流方向刺入至股动脉,有鲜血回流时,再缓慢进针0.3~0.5cm,即可进行采血、注药或插管。
(5)术后以无菌棉球压迫穿刺点处5~10min,或加压包扎压迫局部,以防止血肿形成。
(三)注意事项
1.局部必须严格消毒,不要选择有感染或损伤的部位做穿刺。
2.避免反复多次穿刺,以免形成血肿。
3.若须向静脉内输注液体时,穿刺角度为30°~45°斜刺,不可垂直刺针,以免穿破血管;
刺入静脉后应将针头固定好。
4.股静脉穿刺时,如抽出鲜红色血液,即表示穿入股动脉,应拔出针头,紧压穿刺处数分
钟,直至无出血为止。
5.如为婴幼儿患者,助手固定肢体时勿用力过猛,以防损伤组织。
(四)质量要求
1.患者体位正确。
2.消毒、无菌操作正确规范。
3.穿刺的部位、角度正确。
4.术后处理正确。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影响输卵管功能,使输卵管蠕动受到限制造成
- 简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普通型的临床表现。
- 最不适合行输卵管结扎的时间是( )
- 下列临床表现不会出现在完全性葡萄胎中的是
- 肌萎缩侧索硬化最常见的首发临床症状是
- 阴道发育异常包括先天性无阴道、阴道闭锁、
- 早期食管癌按其形态可分为隐伏型、糜烂型、
- 关于ICU医护人员配置,正确的医师和护士
- 关于电抽搐治疗的临床应用,错误的描述是
- 人体最容易发生缺乏的微量营养素
- 关于肌松药的应用,下列哪项叙述是不正确的
-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基础体温是
- 心包积液与右心功能不全的区别是()
- 诊断绞窄性肠梗阻最可靠的依据是( )
- 黑热病用于早期诊断和疗效判定的血清免疫学
- 36周妊娠,G1P0,"重度子痫前期"入
- 子宫均匀性增大,继发性痛经:( )
- 阑尾切除术后半年,突然阵发性腹痛,呕吐粪
- 对心室颤动患者,每延迟电击除颤1min,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常见分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