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分析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含义、关系?
  • 按利率的真实水平,可将利率划分为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名义利率是指借贷合同和有价证券等上标明的利率,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利率(可操作的)。实际利率是名义利率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影响后的真实利率,它反映了放款人所实际得到的收益。
    用公式表示: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实际利率。
    将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进行比较,有三种情况:
    一是当名义利率大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正利率,这说明借贷行为符合价值规律的要求,可刺激债权人或居民的投资与储蓄热情。
    二是名义利率等于通货膨胀率,这时实际利率为零,对经济的影响介于正、负利率之间。
    三是名义利率小于通货膨胀率,实际利率为负利率,这时对债权人来说,不仅在借贷或投资过程中要承担债务人到期无法归还本息的风险,还承担了货币贬值或物价上涨而造成的风险,扭曲了正常的借贷关系,对经济发展不利。可见,在经济活动中,区分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是非常重要的。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