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核截面和核反应率。包括:微观截面、宏观截面、平均自由程、核反应率和中子通量密度的定义并理解;掌握核反应截面随中子能量的变化规律。
  • 微观截面:σ,表示平均一个入射中子与一个靶核发生相互作用的几率大小的一种度量。单位通常为barn(靶),10-28m2
    宏观截面:Σ=Nσ;即核密度与该核的微观截面的乘积。单位m-1。习惯用cm-1
    物理意义1:表征一个中子与单位体积内(1m3)内的原子核发生核反应的平均几率大小的一种度量。
    物理意义2:一个中子穿行单位距离与核发生反应的几率大小的一种度量。
    平均自由程:我们把宏观截面的倒数定义为平均自由程,记为λ。

    物理意义:平均自由程表示的是中子在介质中运动时,平均要走多长路程才与介质的原子核发生一次相互作用。
    截面随中子能量的变化规律:
    1)低能区(E<1eV),吸收截面随中子能量减小而增大,大致与中子的速度成反比,亦称吸收截面的1/v区。
    2)中能区(1eV 3)快中子区(E>10keV),截面一般都很小,通常小于10靶,而且截面随能量变化也趋于平滑。
    核反应率:单位时间内在单位体积内发生核反应的次数。R=ΦΣ=Σnv(作用数/米3秒)
    其中,中子通量密度φ:单位体积中(1m3)所有中子在单位时间(1s)内飞行的总路程。Φ=nV,单位:中子数/米2秒(实际中习惯用中子数/厘米2秒)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