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比较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和张介宾“阳非有余,阴亦不足”的异同点。
-
景岳
丹溪
概念
"阳"指真阳,"阴"指真阴,是言生理之常
"阳"指妄动相火,"阴"指阴血阴精,是言病理之变
法则
阴阳互根
阴阳消长
生理
人的真阴真阳本不足
人体脏腑功能时时处于活跃状态并相对于"阴不足"言。
病理
阴损易及阳,阳损及阴
由于情欲引动相火,致相火妄动,使人体脏腑功能活动亢进的状态
治疗
阴阳相济法
滋阴降火
方药
左、右归丸
大补阴丸或四物汤+知、柏
共性
表面矛盾。一言生理,一言病理,二者互相补充。
阴精难成易亏观点同。
总之,朱丹溪的阴阳学说主要观点是阳有余阴不足(阴阳不平衡),强调的是阴阳比和,即阴阳趋向平衡。张介宾的阴阳学说主要观点是阴阳一体思想(阴阳平衡),强调的是阴阳者一分为二,即阴阳之中再分阴阳。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试述“郁”的含义及郁证的病因病机。丹溪是
- 李东垣认为人体精气升降的枢纽是()
- 张从正为什么认为血气流通为贵?
- 昊有性的疫邪“九传说”
- 简述久病入络说。
- 真阴之用
- 张景岳喻为“治世之良相”的药物是()
- 首倡相火理论,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的医家是
- 喻昌研究《伤寒论》的著作是()
- 吴有性创立达原饮的治疗作用是()
- 下列哪位医家提出“阴无骤补之法,非多服药
- 提出:“治病当论药攻,养生当论食补”的医
- 张元素创立了引经报使说,其中,太阳经病的
- 试述刘河间“六气皆从火化”的主要学术内容
- 张从正汗法包括()
- 绮石认为虚劳之病机最为关键的脏腑是()。
- 提出“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
- 喻昌的“温病三纲说”
- 下列哪一项不是张从正汗法的适应范围()
- 吐血三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