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什么是震后自救、互救?自救互救的方法有哪些?
- 自救,就是指被压埋人员利用自身的条件排除危险,保存生命。如果压埋较轻,根据具体情况,寻找可以自救脱险的薄弱部位,尽快脱险;如果不能脱险,应设法将手脚挣脱出来,清除压在自己身上的物体,尽快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等待救援;要保持头脑清醒,不可大声呼救,用石块或铁具等敲击物体来与外界联系,保存体力,延长生命;想法用砖石、木块等物体来支撑可能坠落的重物,保护生存空间,若无力自救脱险时,尽可能减少体能消耗,等待救援。
互救,是指灾区幸免于难的人员对被压埋人员的救助。在灾区会形成由个体逐步发展到大小不等的救助群体,同时也形成先近后远、先易后难的救助形式。一般采用的方法是:注意听和辨别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敲击器物的声音;要根据房屋结构,先确定被困人员位置,再行抢救,以防意外;及时抢救那些容易获救的幸存者,扩大互救队伍;实施救援时,首先应使其头部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内尘土,防止窒息,再行抢救。不可用利器刨刮,保护好支撑物,防止进一步倒塌;对于埋在废墟中时间较长的幸存者,首先应急输送食品和水,然后边挖边支撑,特别注意要保护幸存者的眼睛(突然光线刺激会致盲);对于压埋人员施救,切忌生拉硬扯(可能有颈椎和腰椎受伤),要慢慢暴露其全身,慢慢移出后用硬木板担架送到医疗点。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为什么动物在强震前会有异常反应?
- 遇到地震时,不用避开水边环境。
-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
- 地震时引发的哪种次生灾害最严重?
- 灾后搜救搜索手段主要有()
- 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的()
- 2014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是(
- 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
- 地震灾害按其成因可分为原生灾害和次生灾害
- 人们平时所说的地震是指能够形成灾害的构造
- 当地震还在持续时,将活动范围限制在周围某
- 哪种地震波可以警告人们尽快做好准备?
- 我国最大的地震是1950年()西藏察隅8
- 按对地震活动的过程性特征的定性表述划分类
- 什么是人工地震?
- ()年4月20日上午8时2分,在四川省雅
- 家住楼房怎样避震?
- 1999年7月5日,国际减灾十年活动论坛
- 地震成灾的程度既取决于地震本身的大小,还
- 地震波中哪种波的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运动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