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佛教起信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
佛教起信的基础是信念和智慧。龙树菩萨在《致国王书》中说:“入道之法简言之,就是信念与智慧,有信能使归向法,有智能够见真理,二者之中智为主,先决条件是信念。”这里说得很清楚,有信念能使归向佛法,有智慧才能够明见真理。这“信”字有三重含义:一是真心喜爱,二是坚信不疑,三是坚定追求。即对所信对象产生兴趣,真心喜爱,并坚信其所产生的作用,进而执著追求。这必须首先要有正确的认识,因此说“智为主”。龙树还在这本书中指出:“以贪心归趋,嗔恨心归趋,恐惧心归趋,无明心归趋都是不合正法的归趋。正信归趋是建立在正确认识基础上的符合理性的信归。”
这是佛教不同于迷信的根本标志。
佛教涉及的知识范围和宇宙万物存在量相等,故称佛为“正等觉”、“遍知者”。但作为起信皈依的思想基础,必须认识宇宙万物无常和生命轮回之苦的本质。“无常”是指“诸法无常”,即万事万物瞬息万变、兴衰不定、即生即灭的运动变化规律。有情生命的可悲之处就是生死轮回之苦和生命短暂无常之苦。
由于这种人生短暂,生命脆弱,祸福不定,兴衰相伴的无常原因,人世苦苦追求的一切荣华富贵,都变得毫无意义。认识到这种情况的具有理智的人,为了摆脱这种危机四伏的人生困境,必然会寻找出路,当认识到佛法对世界万物和人生的认识及其解决办法的合理性和优越性时,就会自然地皈依佛教。因此说:“起信的根本是智慧,动力是信念。”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修行体证真理实相的次第是什么?
- 怎样用智慧去面对一切境界的现前考验?
- 佛教的出家人姓「释」是由()所提出。
- 作者在《胜出天神赞释》一而再、再而三地赞
- 供养宝伞的缘起是什么?这样供养有什么象征
- 大彻大悟的人,为什么能够溶入空里呢?
- 佛陀规定那么多行住坐卧的威仪,目的是为了
- 菩提心的根本都包括哪些?为什么要对其顶礼
- 八秽
- ()的三个层次是指不忿怒、不报怨、不怀恶
- 一个大乘行者的言行举止是否如法,对弘扬佛
- 作为大乘修行人,平时怎样处理与他人之间的
- 什么是菩提道?
- 有些人认为:“我根本不用修善法,造恶业也
- 黄色在佛教里有何特殊的涵义?
- 功德
- 弟子自六岁胞弟才三岁我慈母两眼就失明,家
- 能否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解释一下“五蕴”?
- 有人说:“藏传佛教宁玛派僧人可以娶妻生子
- 人死,其神识有男女之差,老幼之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