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如何判断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出血量?
  •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病死率高。准确评估患者的出血量,针对性的扩容和维持循环治疗,可以作为后续抢救的支持基础。临床上判别上消化道出血量的方法主要有几下几种:
    1.大便颜色和隐血试验
    ①出血量5~50mL,大便一般不变黑,但隐血试验就可以为阳性;
    ②出血量50~100mL以上时可出现黑便,出血量500mL以上可呕血伴柏油样便(黝黑发亮)。
    2.临床症状
    ①出血量少于400mL:由于肝脾等藏血系统内的血液释放等原因,循环血量可很快得到改善,所以可无自觉症状;
    ②急性出血在400mL以上:可出现头晕、心慌、冷汗、乏力、口干等症状;
    ③出血在1200mL以上:可有晕厥、四肢冰凉、尿少、烦躁不安、尿少等休克症状,如果不能及时补充血容量,可危及生命;
    ④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达2000mL以上:除晕厥外,尚有气短、无尿症状。
    3.脉博和血压
    ①出血量800mL以上时(占总血量的20%):心率加快,脉搏快而弱,收缩压可正常或稍升高,脉压差缩小。尽管此时血压尚正常,但已进入休克早期,应密切观察血压的动态改变,注意坐位或半卧位的脉搏、血压;
    ②出血量800~1600mL(占总血量的20%~40%):脉搏快而弱,每分钟增至100~120次以上,收缩压可降至70~80mmHg脉压差小,多已出现休克症状和体征;
    ③出血已达1600mL以上(占总血量的40%):脉搏细微,甚至摸不清。收缩压可降至50~70mmHg,更严重的出血,血压可降至零,迅速导致失血性休克死亡。
    4.休克指数休克指数=脉率/收缩压,正常值=0.58,表示血容量正常,指数=1,大约失血800~1200mL(占总血量20%~30%);指数>1,失血1200~2000mL(占总血量30%~50%)。
    5.其他判断指标
    ①血象: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血细胞压积可以帮助估计失血的程度,出血3~4h后才会出现血红蛋白下降,平均在出血后32h,血红蛋白可被稀释到最大程度。如果病人出血前无贫血,血红蛋白在短时间内下降至7g以下表示出血量大,在1200mL以上。
    ②尿素氮:上消化道大出血后数小时,血尿素氮增高,1~2天达高峰,3~4天内降至正常。肌酐亦可同时增高,如果肌酐在133μmoL/L以下,而尿素氮>14.28mmoL/L,则提示上消化道出血在1000mL以上。如果病人自觉症状好转,能安静入睡而无冷汗及烦躁不安,脉搏及血压逐渐恢复正常并稳定不再下降,则可以认为出血已减少、减慢或停止。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