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有人说,“对商业银行来说,存款越多越好。”这句话对不对?你认为呢?为什么?
  • 1、从科学的角度研究,“存款越多越好”的观念是值得商榷的。
    2、从宏观上看,一国存款的供给总量主要取决于该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存款总量的增减也取决于多方面的主客观因素变化。例如,储蓄存款的增减变动,主要取决于居民货币收入的变化和消费支出结构,取决于商品供给状况和物价水平;同时也受制于金融市场的发达状况和金融资产种类的多寡,受制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程度,而且还要受制于文化水平和历史传统的影响等。而一国企业存款的增减变动,则主要取决于社会再生产的规模、企业的经营状况、国家金融政策以及商业信用的发展程度及银行结算的质量和速度等一系列因素。因此,无论是企业存款和储蓄存款,在总量上都客观地存在一个正常状态下的适度问题。如因企业资金占用过多、原材料不能及时购进而导致企业存款的异常增长,则潜伏着再生产难以为继的危机;而消费基金增长过猛,消费品供应不足,或因金融资产种类少,个人投资渠道缺乏而导致的储蓄存款急剧增长,就有可能使存款成为“笼中虎”.埋下冲击市场、冲击物价的隐患。从宏观上评判存款总额的适度性,通常运用的指标为:
    (1)存款总额同国内生产总值之比:
    (2)企业存款总额同企业销售总额或流动资金占用总额之比;
    (3)居民存款总额和居民收入总额之比等。用这三个比率在正常状态下的均值去判定当前的离差程度,离差小就是适度的,如离差超过一定幅度就值得研究了:
    3、从银行经营管理的角度看。一家银行的存款量.应限制在其贷款的可发放程度及吸收存款的成本和管理负担之承受能力的范围内。如超过这一程度和范围攻就属于不适度的存款,就属于不适度的存款增长,反而会给银行经营带来困难。因此。银行对存款 规模的控制,要以存款资金在多大程度上被实际运用于贷款和投资为评判标准。若存款的期限结构既能满足银行资产业务的需要,又能适当降低成本;存款的品种结构既能满足资产结构的要求,又能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其规模就是合理的规模。如果一家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比率过高,在正常情况下就不可避免地要背上存差的净付息包袱,这实际上就是存款过多的表现。国际上一些银行通存款成本变化来控制存款量,努力寻求边际成本曲线和实际收益曲线的相交点,是较科学的存款规模控制模式。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