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为什么说对“人”的关注是鲁迅思想的核心?
-
我们可以说,鲁迅的思想是一种“人学”,更具体地说,鲁迅关注的是人的精神现象。鲁迅曾经说过“精神先上实人类生活之极颠”,近来有学者据此而认为鲁迅是“深邃探索人类精神现象的伟大思想家”,鲁迅思想是“以改变人的精神为总的精神哲学与精神诗学”,这是很有道理的。
鲁迅对人的生命存在的体察与探讨是从两个层面展开的:
首先是对从“此”(生)到“彼”(死)的“生命的路”的体验与理解,在这里展开的是“生”与“死”的中心命题。对于“死亡”,鲁迅一方面从“人”的群体体验出发,感受着一种“人类总不会寂寞,因为生命是进步的,是乐天的”,“生命不怕死,在死的面前笑着跳着,跨过了灭亡的人们向前进”的生命进化的乐观主义;另一方面从“人”的个体体验出发,又感受着生命无可避免的消逝的悲剧性,人的一切挣扎终不免毁灭的绝望。在鲁迅的“死亡”体验里,就这样同时交汇着希望和绝望、理性与非理性的两股激流。而尤其构成鲁迅体验的独特性的,是他“目睹了‘死’的袭来,但同时也深切地感着‘生’的存在”,把“死亡”转化为对于“生”的思考。
其次,当鲁迅进一步从“人我自他”即人与外界的“关系”中去体验、探索人的存在时,他的内心依然交织着两股生命之流:从人的群体体验出发,他感到“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正是从与群体存在的血肉联系中发现与肯定了个体生命的存在,并且产生了对“他人”的亲切感、关怀与爱,以及交流与沟通的欲望。但当鲁迅着力于个体生命体验时,他却感到了极度的孤独,他发现一堵“高墙”将自我与外界、他人“各个分离”,而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已经简化为“求乞”与“布施”,甚至发现了“吃人”与“被吃”的双重残酷。这两个侧面——群体体验和个体体验,实际上正是根源于他对人的本质的两种把握方式。一方面是从“类”出发,强调社会性,民族性,阶级性,另一个方面是从“个”出发来把握人,强调个体的、自我独立不依的价值与意义。
所以说鲁迅心中的“人道主义和个人主义”相互消长,“爱”与“憎”互相缠绕,既“喜欢寂寞,有憎恶寂寞”,而这一切正是根源于“人性的矛盾”。而“人性的矛盾”便是“真实的人”——鲁迅,所一生关注的核心所在。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战国策派提倡的"创作母题"是()
- 分析评价《边城》中的“边城世界”的特点和
- 《红豆》的主人公是江玫,作者是(),她是
- 什么是“第四种剧本”?
- 台静农在五四时期参加的文学社团是()
- 标志着郁达夫作品从感伤美向宁静美转化完成
- 抗战期间涌现出来的小型抗日作品类型有()
- 金庸把自己的14部小说(除《()》之外)
- 《晋楚城濮之战》描写战争的主要特点。
- 简述四十年代解放区文学的特征。
- 鸳鸯蝴蝶派文学的主流是()。
- 西方印象派绘画对艾青诗歌的影响。
- 被誉为“压不扁的玫瑰花”的台湾作者是()
- 中国现代弃医从文的作家有()
- 简述写实派散文的特征。
- 描写知识分子在辛亥革命到大革命失败这一历
- 《女神》主要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 “二诸葛”和“三仙姑”是()小说中的人物
- 50年代中期以后,台湾诗坛上的现代主义文
- 后期“新月派”的主要理论家梁实秋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