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礼记·大学(节选)》文中所使用的排比、蝉联句式,在逻辑上是否真的很严密?有没有可以置疑的地方?
- 并非真的很严密,其可置疑之处,是按照文章所表达的意思,似乎从格物、致知直到平天下的八条目之间,有严格的蕴涵关系或充足条件的关系,即有了前件,就必定会有后件。但是仔细推敲起来,这种关系并不能成立。因为假如真是这样,那么“格物”与“平天下”之间的各个阶段就都可以省略,一旦“物格”,便“天下平”了,而“格物”也就等于是“平天下”,因此应该说“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格物(或致知)为本”才对。但是从事实上来说,“格物”并不等于“平天下”,甚至也不等于“修身”。文章既然说“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那么很明白,所谓“格物、致知、正心、诚意”都是总括于“修身”之内,是其具体的项目,而不是“修身”的前一阶段或充足条件。作者使用这些排比蝉联句式,只是为了强调它们之间的有机关联,但却很容易造成误解。所以我们在读这些句子的时候,不能按照今天的逻辑习惯去理解它们。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1789年原则》一文作为历史题材的文化
- 体会《论解嘲》作者信手拈来、随意而谈的散
- “写小说就是写语言”是()的名言。
- 翻译: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水经注·巫峡》中歌词“巴东三峡巫峡长”
- 下列诗句中属于元好问作《雁丘词》的是()
- 《满井游记》的点睛之笔是()。
- 曹操是汉魏间著名的()。
- 翻译:“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
- 翠姨的生病以致死去,主要病因是:()
- 春秋笔法
- 《春江花月夜》的艺术特点有()。
- 好像被一只利爪攫住,那些刚刚还在互相抱怨
- 《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是朱光潜(
- 爱情,是《聊斋志异》的主要题材之一。
- 对《吊古战场文》语言的分析,下列选项正确
- 下列篇目,作者是美国籍的有()
- 翻译: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
- 苟利国家生死以,()
- 《行路难》(其一)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