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分析《恰尔德·哈罗尔德》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年。
  • 《恰尔德·哈罗德游记》是拜伦的一部长诗,涉及了当时重大的历史事件。全诗共分四章:第一章描写了西班牙人民的苦难,用西班牙英雄的光荣历史来激励人民反抗法国侵略者,塑造了“西班牙女主郎”这一女英雄形象,表现了反对侵略的主题。第二章写哈罗德在希腊的见闻。当时希腊人正遭受土耳其的奴役,诗人回忆希腊辉煌的历史,古今对比,希望希腊人奋起反抗。第三章写在比利时、瑞士的观感,评述拿破仑的是非功过,追忆法国大革命,缅怀伏尔泰和卢梭,,讴歌自由精神。第四章对奥地利统治下的意大利寄予了深切的同情,以高昂的自由信念鼓励意大利人民起来斗争,实现民族独立。总之,全诗贯穿着对自由的热烈追求和对被奴役人民的深深同情,反对侵略,反对暴政,歌颂民族解放是其主旋律,因此被誉为“抒情史诗”。
    《恰尔德·哈罗德游记》艺术特点鲜明。首先,作品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性。诗作实际包含着哈罗德和诗人自己两个形象,哈罗德是拜伦消极思想的体现,厌世、孤傲、浓重的贵族气,深怀忧伤和冷漠,正试图在远途旅行中寻求解脱,是“拜伦式英雄”的雏形。他的游历线索构成诗作的表层结构;另一个形象则是拜伦思想中积极一面的体现。诗人将自己的所见所感,随时抒发议论,表现对政治、哲学和艺术的见解,同时也表达他对伪善、虚假的厌恶,表现其反抗侵略、专制,向往自由美好的精神追求和叛逆性格。这种深沉的感慨和丰富的内心世界把长诗的各部分联成整体。其次„,诗作把抒情和叙事有机地结合起来,抒情、议论为主,叙事为辅。最后,作品的语言生动流畅,极富感情色彩,时而凝重朴实,时而热情奔放,时而清新绮丽,时而色彩斑斓,鲜明地体现了浪漫主义诗歌的语言特色。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