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凡夫菩萨,要时常不离佛,忍力成就方堪处三界内,于恶世中救苦众生(智者大师语)。又智度论云: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愿生恶世救苦众生者,无有是处。又云:譬如二人各有亲眷,为水所溺,一人情急,直入水救,为无方便力故,彼此俱没。此段岂不与劝发菩提心,志在利他,普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之旨大相径庭乎?若不度化众生,即是自了汉,而为焦芽败种如何则可?
- 菩提心是上求下化,智悲双运,若不求智,但思救他,二俱不成。论语祖语,是恐人偏执一面,无补实际,救他须有种种方法,倘无方法,何能救他?譬如自是医生,方能救他之病,若非医生,遇见病苦,劝他求医,亦是悲心,并无不可。我辈学人,今日劝人皈依佛道,学佛念佛亦由是耳。上述各文只言具缚凡夫不能救人,并非不许劝人求救,此与菩提心有何径庭?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在澄清人们对密宗的邪见时,为何不引用密续
- 凡夫
- 我们在修行上,如何按空海师父所说能节省十
- 宇宙人生的真理实相必须符合什么条件?
- 又禅师既夺胎而生,致胎内原神识无所附,等
- 吃素与解脱有何关系?怎样正确对待吃素与不
- 十号
- 一合相
- 聪明与智慧之界限为何?
- 我们在修持禅定时,会经历哪五个阶段?请以
- 自古高僧或居士,常以三昧火焚身,未知三昧
- 真正了悟宇宙人生的真理实相,断最深层的无
- 佛教对于外(异)教态度如何?
- 静虑就是要能够止观、止观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 起点就是终点,终点就是起点,给我们什么启
- 以下何者不是佛教徒应有的行为()
- 饮酒属于佛制罪还是自性罪?各大论师有什么
- 西方极乐世界莲花化生以后依靠何人抚养长大
- 读诵弥陀经与先祖超度是在佛前或在先祖灵前
- 为什么称他为佛呢?佛的意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