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王莉今年21岁,幼年时因一场高烧而左耳失聪。父亲去世得早,她由母亲拉扯成人。两年前,王莉在社区居委会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份打字员的工作,她很珍惜这份工作,每天早早去上班。不过,前段时间,母亲发现王莉出现了种种抑郁症状,并悄悄辞去了工作,整天不说话,把自己关在屋里,不去上班。母亲不知女儿在外面发生了什么事,内心很着急,无奈中,她向社会工作者求助。 【问题】 1.请运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对本案例进行分析。 2.请为社会工作者设计简单的工作介入目标。
-
1.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强调社会工作的实务目标是使个人能够适应环境的要求。
(1)社会生态系统理论阐释
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人类被看作是通过与环境的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来发展和适应。人并不是被动地对他们的环境作出反应,而是主动地与这些环境相互作用。社会生态系统因此主张,要理解个人在家庭、团体、组织及社区中的社会生活功能发挥,则需由个人和其所在环境中的不同层次之间的关联系统切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界定了社会工作实务活动涉及的三个系统,分别为:
①微观系统,指个人在亲密情境下的人际关系活动形态与角色扮演,包括影响个人的生物、心理和社会等子系统;
②中观系统,指对个人有影响的小群体,包括家庭、工作群体和其他社会群体;
③宏观系统,指比家庭更大的群体和系统。影响个人的四个重要的宏观系统是组织、机构、社区和社会文化。
(2)运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对案例的分析
在上述案例中,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界定的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三个系统具体表现为:
①微观系统,即王莉的个人系统,包括王莉的生理缺陷、心理障碍等子系统;
②中观系统,是对王莉有影响的小群体,包括王莉的母亲,王莉的工作伙伴和朋友;
⑧宏观系统,即比家庭更大的群体和系统,包括王莉的工作单位、所在社区以及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偏见和资源分配不均等社会文化。王莉出现种种抑郁症状,并悄悄辞去工作的行为反映了她与社会环境间的功能失调。社会工作者需要了解王莉各方面的情况,找出王莉出现抑郁症状的原因并采取相应行动增强王莉的能力,对其所处环境进行干预,从而增进王莉与环境的调和度。
2.依据社会生态系统的理论观点,社会工作将其实务焦点放在如下方面:①促进人们的成长和发展;②增强人们适应环境的能力;③移除环境对人和群体的阻碍;④增加社会和物理环境对人们需求的响应和营养成分的提供。依据社会生态系统的理论框架,社会工作者可以将工作目标设计为:
(1)通过促进王莉个人的成长,增强她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逆力;
(2)通过了解王莉各方面的情况,找出王莉出现抑郁症状的原因并采取相应行动,采用各种方法治愈王莉的抑郁症,消除其病理阻碍,鼓励其重回工作岗位;
(3)通过联系各子系统,帮助王莉及其家庭发掘各方资源,满足生活需求,营造一个有利于王莉家庭发展的外部环境。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社会工作者小王主要从事矫正社会工作。下列
-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6岁的儿童处
- 我国在推进社会工作的过程中,对社会工作给
- 社会工作者小于通过某个经上级行政主管部门
- 小王是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新录用的社会工作
- 社会服务领域通常引入项目化运作方式开展服
- 下列社会工作直接服务中,体现维持社会秩序
- 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社会工作者在社区探访
- 张玉敏正在读初三,平时的学习成绩很不好,
- 关于精神分析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行动计划由基层管理者制订,时间跨度较短,
- 系统理论认为系统及子系统与外界的关系是一
- 社会工作者小黄在社区走访中发现,79岁的
- 小玲是初二年级的学生。她在2011学年的
- 某精神卫生中心的社会工作者老程经常为本地
- 社会工作者在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时,应遵循
- 病态家庭结构的基本方式有( )。
-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人有五种基本需
- 存在主义社会工作在实践中强调()。
- 在儿童中期,儿童成功解决危机后,会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