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评述王守仁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积极意义。
- 首先,王守仁十分重视教育对于人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学以去其昏蔽”的思想。其次,王守仁坚持了我国古代儒家教育的传统,把道德教育与修养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地位。第三,关于道德修养的方法,王守仁提出了四个基本主张,即静处体悟、事上磨炼、省察克治、贵于改过。第四,王守仁十分重视儿童教育,在《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一文中,比较集中地阐发了他的儿童教育思想,即揭露和批判传统儿童教育不顾儿童的身心特点,提出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儿童教育的内容是“歌诗”“习礼”和“读书”,教学中要“随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等。王守仁教育思想中包括了很多积极因素,值得我们学习:第一,从“学以去其昏蔽”的思想出发,肯定了人人都应受教育,并强调了教育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第二,在当时士人“皆驰骛于记诵辞章”,重功利而轻修养的社会风气中,重新强调自身道德修养的重要,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第三,对于道德教育的某些主张,反映了学校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某些规律性的东西,对我们是有启发的。第四,反对“小大人式”的传统儿童教育方法和粗暴的体罚等教育手段,要求顺应儿童性情,根据儿童的接受能力施教,使他们在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等主张,反映了他教育思想的自然主义倾向,是难能可贵的。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西周时,学校教育形成了典型的()的官学体
- 提出培养"兼士"的教育目的是哪个学派。(
- 洋务运动最早创办的外国语学堂是()
- 简述婆罗门教育和佛教教育的异同。
- 孟轲的“仁政”主张有()
- 严复强调要从整体上来看待和学习西学,抓住
- 徐特立认为根据地教育的重点不能偏重于正规
- 朱熹关于道德教育的方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
- 稷下学官
- 西南联大合并的学校中不包括()。
- 魏源提出了()的思想,他撰写的《海国图志
- 王阳明反对朱熹的读书穷理,主张学贵得于心
- 蒙学有家馆、村学或族学、塾师个人办的私塾
- 从学校入学资格看,唐代学校教育具有()
- 中国古代一般将下列哪一年龄段称为“蒙学”
- 原始社会的巫师一般都都受过专门训练,他们
- “苏湖教法”的原则,“明体”就是道德修养
- 新文化运动以后,西方各种教学法相继传入中
- 《海国图志》一书中,明确提出“师夷之长技
- 颜元在漳南书院开设的六斋,和当时传统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