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精馏塔内的空气是怎样被分离成氧和氮的?
-
精馏塔是设有多层塔板(对筛板塔,填料塔的工作原理相同)的设备。在塔板上有一定厚度的液体层。精馏塔一般多为双级精馏塔,分为上塔和下塔两部分。
压缩空气经清除水分、二氧化碳,并在热交换器中被冷却及膨胀(对中压流程)后送入下塔的下部,作为下塔的上升气。因为它含氧21%,在0.6MPa下,对应的饱和温度为100.05K。在冷凝蒸发器中冷凝的液氮从下塔的顶部下流,作为回流液体。因其含氧为0.01%~1%,在0.6MPa下的饱和温度约为96.3K。由此可见,精馏塔下部的上升蒸气温度高,从塔顶下流的液体温度较低。下塔的上升气每经过一块塔板就遇到比它温度低的液体,气体本身的温度就要降低,并不断有部分蒸气冷凝成液体。由于氧是难挥发组分,氮是易挥发组分,在冷凝过程中,氧要比氮较多地冷凝下来,于是剩下的蒸气中含氮浓度就有所提高。就这样一次、一次地进行下去,到塔顶后,蒸气中的氧绝大部分已被冷凝到液体中去了,其含氮浓度高达99%以上。这部分氮气被引到冷凝蒸发器中,放出热量后全部冷凝成液氮,其中一部分作为下塔的回流液从上往下流动。液体在下流的过程中,每经过一块塔板遇到下面上升的温度较高的蒸气,吸热后有一部分液体就要气化。在气化过程中,由于氮是易挥发组分,氧是难挥发组分,因此氮比氧较多地蒸发出来,剩下的液体中氧浓度就有所提高。这样一次、一次地进行下去,到达塔底就可得到氧含量为38%~40%的液空。因此,经过下塔的精馏,可将空气初步分离成含氧38%~40%的富氧液空和含氮99%以上的液氮。
然后将液空经节流降压后送到上塔中部,作为进一步精馏的原料。与下塔精馏的原理相同,液体下流时,经多次部分蒸发,氮较多地蒸发出来,于是下流液体中的含氧浓度不断提高,到达上塔底部可得到含氧99.2%~99.6%的液氧。从液空进料口至上塔底部塔板上的精馏是提高难挥发组分的浓度,叫提馏段。这部分液氧在冷凝蒸发器中吸热而蒸发成气氧,在0.14MPa下它的温度为93.7K左右。一部分气氧作为产品引出,大部分作为上塔的上升气。在上升过程中,部分蒸气冷凝,蒸气中的氮含量不断增加。由于上塔中部液空入口处的上升气中还有较多的氧组分,如果将它放掉,氧的损失太大,所以应再进行精馏。从冷凝蒸发器中引出部分含氮99%以上的液氮节流后送至上塔顶部,作为回流液,蒸气再进行多次部分冷凝,同时回流液多次部分蒸发。其中氧较多地留在液相里,氮较多地蒸发到气相中,到了上塔顶,便可得到含氮99%以上的氮气。从液氮进料口到液空进料口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蒸气中低沸点组分(氮)的浓度,叫精馏段。如果需要纯氮产品还需要再次精馏,才能得到含氮99.99%的纯氮产品。这就是精馏塔内将空气分离成氧、氮的过程。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减少空分装置热交换器热端温差的措施有哪些
- 制氧机的设备需()防止静电放电。
- 活塞在使用过程中,最常见的损坏现象有哪几
- 当加工空气量增加时,塔内上升蒸气增加,主
- 中间冷却器的作用是什么?
- 计算题:试计算1m3
- 小型空分设备中液空的液面怎样控制?
- 空分精馏中,如果液氧液面过低,会造成过量
- 在低温下氧化亚氮会()造成空分生产故障。
- 置身于氧含量低到()的空气时,一种不舒服
- 为什么对液空用简单加热蒸发的方法不能制取
- ()是精馏所必需的换热设备,是联系上、下
- 主热交换器(非切换式板栩换热器)与切换式
- 如动火作业连续超过()小时后,应重新取样
- 生产气态产品的空分设备能否生产部分液态产
- 在空分装置中,制冷量与冷量消耗之间的关系
- 实际空气压缩机在气缸内存在有害容积。
- 如何启动膨胀机?
- 活塞式压缩机排气量的管路调节分为()。
- 冷量就是制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