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详细说明活性污泥反应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
- 营养物质平衡:微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周围环境的污水中吸收必需的营养物质,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类及某些生长素等。氮是组成微生物细胞内蛋白质和核酸的重要元素;磷是合成核蛋白、卵磷脂及其他磷化合物的重要元素;微生物对无机盐的需求量很少,但却是必不可少的;硫是合成细胞蛋白质不可缺少的;钠在微生物细胞中调节渗透压所必需的;钾是多种酶的激化剂;钙具有降低细胞质的透性,调节酸度及中和其他阳离子所造成危害的作用;镁在细胞质合成及糖的分解中起活化作用,参与菌绿素的合成;铁在氧的活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催化作用。
溶解氧:根据运行经验数据,曝气池内的溶解氧浓度一般应保持在不低于2mg/L的程度(以曝气池出口处为准)。过低的溶解氧浓度,会影响曝气池的处理效果;但曝气池内溶解氧浓度也不宜过高,过高的溶解氧会导致有机物分解过快,从而使微生物缺乏营养,活性污泥易于老化,结构松散。同时,溶解氧过高,也会增加供氧的能耗,增加运行成本。
水温:在影响微生物生理活动的各项因素中,温度的作用非常重要。温度适宜,能够促进、强化微生物的生理活动,温度不适宜,能够减弱甚至破坏微生物的生理活动。参与活性污泥处理的微生物,多属嗜温菌,其适宜温度介于10-45℃之间。一般将活性污泥处理的最高与最低温度值分别控制在35℃和15℃。对于低温地区,应考虑将曝气池建于室内,或考虑采用适当的保温措施。
P.H值:微生物的生理活动与环境的酸碱度(氢离子浓度)密切相关,只有在适宜的酸碱度条件下,微生物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pH值过大地偏离适宜数值,微生物酶系统的催化功能就会减弱,甚至消失。高浓度的氢离子浓度可导致菌体表面蛋白质和核酸水解而变性。参与污水生物处理的微生物,一般最佳的pH值范围,介于6.5-8.5之间。
有毒物质:有毒物质是指对微生物的生理活动具有抑制作用的某些无机物质及有机物质,如重金属离子、酚、氰等。重金属离子(如铅、镉、铬、铜、锌等)对微生物都会产生毒害作用,它们能够和细胞的蛋白质结合,而使其变性或沉淀。汞、银、砷的离子对微生物的亲和力较大,能与微生物酶蛋白结合,抑制其正常的代谢功能。甲醛能够与蛋白质的氨基相结合,而使蛋白质变性,破坏菌体的细胞质。应注意,有毒物质对微生物的毒害作用,有一个量的概念,即只有当有毒物质在环境中达到某一浓度时才显露毒性。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