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析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基本内容及其理论和现实意义
-
基本内容:以农村为工作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
理论和现实意义: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理论是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产生,又在实践中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具有伟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一,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城市向农村的历史性转变,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
国民革命失败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从实际出发,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及时调整战略进攻方向,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实践上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向农村的历史性转变。这种转变不仅避免了过早与强敌进行盲目决战,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有效地保存了革命力量,而且大大发展了革命力量。
第二,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最后胜利。
以毛泽东为代表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的独特国情出发,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即中国革命的道路不能是先城市后农村,而只能是先农村后城市,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在这种革命新道路理论的指导下,不仅在土地革命战争期间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而且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
第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解放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必须用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建立自己的政治统治。但是,对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应该以什么样的道路和方式贯彻这一基本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并没有作出具体的结论。这需要各国共产党人从本国的实际出发,独立自主地来解决这一重大理论问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暴力革命原则,又在总结中国革命经验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这一原则。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被顾颉刚称为是中国“一部最重要的工具书,
- 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政治局成立了三人军事
- 从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到1935年1
- 1927年“八七”会议上,中共提出了开展
- 下列土地政策符合1931年毛泽东制定的土
- ()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
- 1935年6月,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
- 国民党四大银行完成其金融垄断的有决定意义
- 关于"赣南会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
- 除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外,从1928年到19
- 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在()
- 20世纪30年代前期、中期,中国共产党内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权的性质是()
- 国民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
-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
- 国民党政府大力推行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
- 毛泽东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基本内
- 下列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
- 从1930年10月到1931年7月,红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