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王老师讲《我们身边的痕迹》时就经历了这样一次课程发展的过程。学生对硬币能被印出来,表示了三种意见,经过争论,前两种意见被否定了,第三种意见本来就是教师要讲的,由学生讲了出来,教师为此很高兴。课上到这里,应该说,大体上和教师备课时预料的情况差不多。学生的发言基本上是属于对文本课程的解读。但是,自从举起“一只倔强的小手”的那个学生提出了问题之后,课程就向前发展了。他提出的“凹凸不平的东西为什么就印得出来?”的问题,是教师没有思想准备的问题,已经超出了美术课的范围(教师怕上成科学课),但又和美术课的内容紧密结合。教师引导学生们对这个问题的解答过程,就是一个实际操作的过程。结果,他们通过操作,总结出了印出来的原因。必须看到,这时的课程已经是体验的课程了,不再是文本的课程了,这都是教师和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到的课程,文本中没有涉及的东西出现了。师生在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就把课程向前大大地发展了一步,这也给她今后的备课提供了新的内容。问题:王老师的教学过程给你什么启示?
- 课程改革使我们认识了什么是课程。过去,我们理解的课程就是课程表上的科目,就是教科书所讲授的内容,是规定好了的内容。它和教师、学生没有任何关系,教学就是教教材,教师只有教的权利,不容许有任何的改动。学生只有学习和听从的权利,充斥在教学参考书中的标准答案,早已限定了学生的发展权利。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强调了课程的生成性,这是课程历史上一个重大的发展,它把教学活动与课程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认为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课程已变为一种具体的教学活动,通过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过程,文本课程被激活,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它都会有新的认识和理解。这就使课程内容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课程意义也被不断地提升。在这节课上,王老师没有刻板地按照自己的教案上课,而是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情况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只有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中,学生的创新精神才能被激发出来,课程才能不断地生成和发展。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你是怎么看“美术教师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掌
- 明代刺绣艺术成就最高的当数()。
- 雕塑《阿波罗和达芙妮》属于()风格的作品
- 简述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有哪些?
- 秋风秋雨愁煞人深刻表达了巾帼英雄秋瑾壮志
- 明末及清代年画生产的中心主要在哪三个地区
- 欧洲中世纪的()教堂建筑以巨大的彩色玻璃
- 美术教师的教学素质着重体现在教学能力、教
- 唐寅的仕女画对后世影响很大,代表作品是(
- 写出成熟规整的楷书的是魏时的()。
- 以下哪一件青铜器是礼器?()
- 《巴尔扎克》是()一生中最重要的雕塑作品
- 美术课程具有()的性质。
- 美术课程资源主要包括自然资源、社会资源、
- “三远”构图出自古代画论()。
- 浪漫主义绘画的思想境界与艺术风格是什么?
- 我国第一部绘画通史著作是()。
- 处在黄河下游的是()文化。
- 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美
- ()是美术教材的主体。